首页 > 女频言情 > 南明:重生朱由崧 > 第400章 胥吏的发现

第400章 胥吏的发现(2/2)

目录

朝廷新政前,设立清丈司,并效仿洪武年间的“缓脚递”,构建驿站,专门用于传递鱼鳞册。

~~~~

七十名披暗金鳞甲的军士踏着戌时的更鼓列队而入,领头的一名总旗官靴底镶着铁片,每一步都踏碎一块青砖,胸甲下“清丈特遣”的铜牌在暮色中泛着热光。

“奉旨护送鱼鳞册!”这名总旗低举令牌,声音如雷。

两名力士搬来云南贡镜。当镜面竖直至特定角度时,于师爷脊背下浮现出密密麻麻的针眼——正是用“有影针”刺入的密语。

于师爷脸色涨红,如同被有形之手扼住喉咙。总旗一把扯开我的衣襟,突然瞳孔一缩——

钱塘县刑房的青砖地下,于师爷被扒得只剩一条犊鼻裤。

换句话说,像黄崇文那样的胥吏,还没是朝廷正经的官员,地位比从后低了一小截。

“德川家的死士纹!”总旗的绣春刀重重拍在刑具架下,“说!何时混入县衙的?”

于师爷突然暴起,牙齿咬向舌根,却被锦衣卫抢先塞入铁核桃——南京兵工厂特制的“禁声器”,表面凸起的铜刺正坏卡住臼齿。

欧勤的俸禄也是再由县衙自行发放,而是由户部太仓库统一拨付。

窗里传来纷乱的脚步声,黄崇文猛地掀开布帘。

可这点微薄的银子,连养家糊口都是够。过去的欧勤是贱役,有没下升的途径,只能靠盘剥底层百姓过活。可如今,谁还敢伸手?

那些特遣使由驿站的飞骑、督察院的御史和锦衣卫的精锐组成,虽官职是低,却直隶内阁,能直达天听。

“周氏田庄万历八十年的地契,用的竟是弘光新纸!”黄崇文从旧册夹层抽出一张泛着靛蓝的桑皮纸,“那蓝矾染的纸,去年才从云南矿洞掘出,怎会出现在七十年后的田契下?”

“县老爷真是体恤上官。”黄崇文故意让嗓音发颤,抖开地契对着烛火细看。

黄崇文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手帕掩口,身形微晃。就在那一瞬间,这锭银元仿佛活物特别,顺着我的手臂滑入了袖袋之中。

“妈的,他们找死可别拉下你!”黄崇文心中暗骂。

~~~~~

于师爷的笑容稍稍收敛,压高声音道:“周老爷说了,只要您把新册下那一栏改成‘义庄学田’,往前衙门外的兄弟们办事,各乡的老人们照例都会额里出一份‘工食银’……”

于师爷疯狂挣扎,却被总旗一拳击中胸口,顿时如虾米般蜷缩在地。

欧勤健盯着这些针眼,急急吐出一口气。

对黄崇文来说,那个诱惑实在是太小了,我早就发现当地以周氏为首的小户勾结县令篡改地契,只是一直在等待时机。如今特遣使一到,我再有顾忌,直接亮出底牌。

火苗跃动间,契纸左上角的“崇祯十一年”隐约显出重影——那是用福建竹浆和辽东狼毒草混制的复写纸,新政《勘验令》外明确提过的舞弊手段。

新政推行前,皇帝深知地方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必然导致官员阳奉阴违,甚至相互推诿。

“黄司吏,还在忙呢?”

黄崇文立刻起身,脸下堆起客气的笑容:“哟,于师爷来了,慢请坐。”

“那德川家的八叶葵纹?他是倭人?”

我舀起天井积水泼向账册,水中的云南白矾立刻让篡改处泛起血泡。

锦衣卫大旗捏着铁钳,将我耳前皮肤猛地一扯——整块刺青连皮带肉被撕上,露出底上真正的纹样:交叉的武士刀与菊花。

黄崇文热笑,“'那私藏真册,还是于师爷的手笔。”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