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大明权臣:从嘉靖朝科举开始 > 第365章 预售房

第365章 预售房(1/2)

目录

“在盐政改革之初,陛下便赐予微臣便宜行事之权。

微臣给每个灶丁赏赐十一两银子,实在是当时事态紧急,为确保盐政改革顺利推行,不得已而为之!

但微臣敢以项上人头担保,上次给灶丁的四百余万两银子,微臣绝对分文未取。”

曹无双冷哼一声,说道:“王祭酒,给这帮灶丁赏赐,需要四百多万两银子吗?

我大明一年的盐税才一百多万两银子,你大手一挥,便赏出去三年盐税所得。

此事你可曾与朝廷商议过?陛下虽赐你便宜行事之权,但这也绝不是你肆意动用盐司衙门存银的理由。

更何况,灶丁粗鄙,给他们的钱他们岂会退还大半?莫非是王祭酒暗中逼迫,以此讨好陛下?”

王远毫不示弱,立刻针锋相对地说道:

“既然是便宜行事,那我自然有权决定如何行事!

至于曹少卿所说动用盐司衙门存银一事。曹少卿之前也提到,四百多万两银子是朝廷往年三年盐税之和。

而去年鄢懋卿才南下巡盐归来,这便说明各地盐司衙门,此前并无多少存银,如今留下的这些存银,都是我上任之后,改革成功的成果。

至于曹少卿最后一句话,更是搞笑至极!那些灶丁也懂得仁义,知晓是陛下让他们做的富足。

所以自愿献出十两银子罢了!

难不成曹少卿认为,陛下的恩德不足以接受,这些灶丁献上的十两银子?”

被王远如此强硬地回怼,曹无双心中怒火中烧,但还没等他开口。

外面突然匆匆跑进来一个小太监:“陛下,司礼监首席秉笔陈洪,在外面求见!说有要事启奏!”

一声玉磬声传来。

吕方很快高声喊道:“宣他进来!”

听到玉磬声时,陈洪便已从外面走进来,此时吕方的声音落下,他正好走到王远身边不远处。

恭敬地拜倒在地:“奴才陈洪,有要事启奏陛下!”

“说!”

“锦衣卫今日八百里加急传来消息,被流放到岭南的严世蕃,私自逃回江西老家。

锦衣卫千户李四年已将其捉拿归案,现在正在运往京师的路上。

奴才多方探访,已查明严世蕃之所以能顺利从岭南逃回江西老家。

除了岭南地方官员失察之外,还有其他各地的地方官员包庇,以及朝堂中一些官员为其靠山。”

此话一出,在场官员脸色齐齐一变。

众人在意的并非严世蕃逃回老家这件事本身,说实话,这并非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这次被捉住,事情才严重了。

众人更在意的是后面那句“朝堂中一些官员为其靠山”。

政治敏感度极高的官员,第一时间便想到一个词:

秋后算账。

此前严嵩把持朝政二十余年,朝堂上的大臣或多或少都与他有些关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

一年前倒严时,为不影响朝廷运转,只惩处了首恶,其余人都保留原职。

但如今看来,似乎是要秋后算账,把这些与严党有牵连的人都赶下台?

官员们顿时群情激愤,纷纷怒斥严世蕃:

“此贼子竟敢违抗陛下圣旨,私自跑回家乡,此罪当诛!”

“这贼子,之前陛下已饶他一命,此次竟敢再犯,实在罪不容诛!”

众人仿佛严世蕃犯下了十恶不赦的大罪,一个个都恨不得将其千刀万剐。

他们也想借此表明自己的清白。

如今局势虽与王远当初的设想有些出入,但也算达到了目的。

此时正是痛打落水狗的好时机,王远岂会放过,立刻跳出来喊道:

“陛下,这严世蕃能逃出岭南,背后定有人谋划,请陛下彻查!”

在一片吵嚷声中,又是一声玉磬声响起。

群臣立刻安静下来,此时嘉靖才缓缓说道:“既然众位爱卿意见不一,那便听听锦衣卫查到的情报吧!陈洪!”

“陛下,奴才只查出朝中有些官员与严嵩父子有书信往来,至于具体详情,恐怕要等严世蕃押解到京师,才能进一步查明。”

“好,既然如此,此事待查出确凿证据后再议,退朝!”嘉靖挥了挥手,随后起身向精舍走去。

“臣等告退!”群臣迅速退下。

今日严世蕃这事儿,打得众人措手不及,他们准备的诸多手段都还没来得及施展,事情就这般草草收场了。

此时,一些心思敏锐的人总算看出了些许端倪,神色凝重地看了王远一眼,随后匆匆离去。

而张居正,再次与王远并肩而行,一同离开。

“师侄果然好手段,师叔还准备帮你一把呢,谁知竟这么快就解决了!”

王远心中暗自苦笑,他原本只是想抛出严世蕃这枚棋子,转移众人注意力的。

没想到嘉靖竟做得如此决绝,直接将事情牵扯到朝堂官员身上。

如此一来,短时间内朝廷官员无暇再顾及他。

再过些时日,此事便难以让所有官员齐心协力地弹劾他了。

更关键的是,群臣都已看清,他王远圣眷未衰,必然会有许多意志不坚定的人,踌躇观望。

~~~~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

历经两个月的日夜操劳,那片土地终于平整完毕,五所大学也已初具雏形。

王远却愈发焦急难耐,这般迟缓的施工进度。

虽说古代施工本就不快,但想必更多是因官员参与其中。

若参与施工的是有能之官,工程进度自然会快;可若是庸碌之辈,那工程便如蜗牛爬行,缓慢无比。

如今想改变朝廷主持修建的局面,怕是难如登天。

无奈之下,王远只好安排人手加班加点,赶工修好了一间样板房与售楼部。

他心中暗自懊恼,怪自己不够果断,白白浪费了三个多月时间。

早知道当初,就该花三天搭好样板房和售楼部,早早开始卖房。

这一日,五所大学修建总工程师,兼工部主事孙诚。广发请柬,邀请了一众达官显贵、富商巨贾。

这段时日,经王远刻意宣传,加之各地大儒陆续入京,五所大学的热度居高不下,众人对这大学学区房的项目也是好奇不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