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修水径(1/2)
初五,雪已全然停歇。
昨夜细密如丝的小雨,轻柔地落在还没积厚的白雪上,悄无声息地开启了消融的进程。
清晨,阳光毫无保留地洒下,给整个村子披上了一层金纱。
屋檐下,一根根晶莹剔透的冰柱垂挂着,恰似天然雕琢的艺术品,在日光的映照下,闪烁着五彩的光芒,引得村里那些调皮好动的孩子们心痒痒。
孩子们好不容易把冰柱摘下来,兴奋得小脸通红,学着平日里吃冰棒的样子,伸出粉嫩的小舌头,美滋滋地舔着。
可没过一会儿,“哇”的一声哭喊打破了这份欢乐。
“嗯妈,我舌头被粘住了!”
一个小男孩皱着眉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着急地大喊。
家长们闻声赶来,又好气又好笑,先是顺手抄起一旁的扫把,在孩子屁股上轻轻拍几下,嘴里念叨着:
“叫你调皮!”
随后,赶忙进屋端来热水,小心翼翼地给孩子温热被粘住的舌头,一边还轻声安慰:
“别怕,马上就好啦。”
宋向阳和姐姐也被这热闹的场景感染,仿佛一下子回到了无忧无虑的小时候。
他们笑着折下几根小冰柱,互相轻轻丢着,清脆的笑声在院子里回荡。
然而,这份童趣很快便被村里那响亮的高声喇叭打断:
“喂......喂......喂......”
紧接着,传来文书刘开盛那熟悉的声音,
“各家各户注意啦,大家年也拜得差不多了,跟大伙说个事儿。”
“初七的时候,每家都派代表到礼堂来开会,咱们一起商量修水径的事儿。”
“这修水径可是关乎咱村发展的大事,大家千万别不当回事。”
“还有,村里那些被雪压倒的树,可不许去偷啊,要是被抓到,那可是要罚款的!”
这消息一传出,村里人早饭都顾不上吃,纷纷朝着礼堂涌去,瞬间在礼堂前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谈论的话题大多围绕着水径修建对自家田地的影响。
有的担忧自家挨着马路的田,修水径时会被挖去不少田亩;有的则盘算着自家田离水径较远,该在哪里开口子引水才合适。
宋向阳家的田虽说离水径有段距离,但母亲听闻消息,也赶忙前往礼堂,认真倾听着大家的讨论。
此时,宋向阳正在家中归置母亲收来的废铁,听到广播后,也激起了他一些回忆。
他清楚地记得,上一世这条水径修成后,宽度比原计划窄了好几公分,仅能供单行车通行。
要是两辆车想要错车,司机们就得小心翼翼地倒来倒去,一直到亭子那儿,才有一处勉强可以让行的地方。
所以,后来村里私家车逐渐增多,一到过年,马路上便堵得水泄不通,车龙一眼望不到头。
宋向阳还记得,他的“媳妇”林晚曾提过,林场原本规划的水径十分宽阔,而且林场方面愿意承担七成费用,村里只需出三分钱。
甚至,连修水径的补助款,林场都专门设置好了。
然而,当时村里却一直不同意,给出的理由是花销太大,负担不起。
宋向阳可不这么认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