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万马齐喑究可哀(2/2)
“这事我早就想好了,你再发表我个人的一份声明,说我非常赞同张天宇的民族独立的思想,希望能够在未来的民族国家统一的战线上并肩作战。”常申凯一句话堵住了民间悠悠之口。在他看来,在强大的苏联攻击之下,张天宇势力还能存在吗?这一切不过是混淆众人的口舌是非罢了。
同样的消息传到了长征的路上,虽然刚刚被解除职务,但年轻的左倾领导人还是对这件事耿耿于怀。“伟大的苏联岂是他一个小小的军阀所能抗衡的!我们的口号是武装保卫苏联,决不能容许这样的跳梁小丑拦阻我们革命的道路,一定要把他们彻底的消灭掉。”
新任的领导人却不这么看,他有些激动的说道:“我说同志哥,日本人占领了苏联了吗?没有!他们占领的是我们的东北,距离苏联的心脏莫斯科还有老远了。你说我们首先要拯救我们的国土,还是要武装保卫苏联?这还用争论吗?他是地方一个小小的军阀,但是,他的爱国举动是没有错的。我们北上,就是要建立统一的民族战线,共同抵御侵略者,在这一点上,我们有共同语言嘛。无论他的思想是否和我们一致,起码在国家民族统一、抵抗外来侵略这一方面,我们的思想是统一的。”
另一位临时最高领导人用信任的眼光看着领袖。“那我们应该如何作答?”
“什么也不要说,不做任何评论,静观其变。”
不做评论是最好的评论。
国内的不同政党、不同组织、不同团体对这件事反响不一,但这件事确实成了当今社会的一件重大新闻。即便是远在欧洲的德国对这件事也做出了反应。
所有人都渴望成功,希特勒无疑是其中的标杆人物,从一个流浪汉到德国元首的完美蜕变,希特勒向世人宣示了这一奇迹是可以实现的。
兴登堡总统逝世后,希特勒操纵国会宣布:德国总统和总理的两个职务合并为一,并迅速建立起一种独裁统治。就此,希特勒拥有德国国防军最高统治权,德意志第三帝国正式形成。大多数德国人真正拥护希特勒,因为他能减少失业,恢复经济,使德国百姓能够过上正常的生活。
当上国家元首的希特勒自然将目光看向全世界,做为一个纯粹的民族主义者,希特勒幻想着能够带领伟大的日耳曼人称霸世界。在他称霸世界的道路上,英国、法国、美国、苏联无疑是最大的绊脚石。
由于少年时希特勒接受了旅居奥地利的中国张姓华人的资助,所以希特勒对于中国人有着特殊的好感,认为这些来自遥远东方的伟大文明古国的人都是善良无私的。希特勒的这种中国情结体现在他对中国经济建设和军队建设上巨大帮助。张天宇自是抓住这一点,积极和德国联系,发展自己的军工产业和军队建设。但是,在希特勒眼里,张天宇仅仅是一个地方的小小军阀,根本引不起他的兴趣来。
哈日淖日湖的歼灭战引起了苏联政府的重视,派出了大批军队前来报复,这时的希特勒才重新审视这个自己没有看重的年轻的中国人。
在柏林国会大厦的宽大办公室里,希特勒和他的几个助手在研讨着遥远的东方发生的这一切。
“苏联军队大举进攻中国一个小小的军阀,他们的目的可能不仅仅是要消灭这个军阀这么简单,怕是要为占领这些地域为主要的目的。只是如此的兴师动众,倒是真给那个弱小的东方人面子。”作为纳粹德国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部长的戈培尔对于苏联这一行动还没有表现出高度的重视。
“我亲爱的同志,难道你认为苏联一定会在东方取得预期的胜利吗?”
“元首,我认为别说是中国一个小小的军阀,就是整个中国的国防力量都是一样的不堪一击。就连日本人都可以轻易地占领中国的大片领土,比日本强大的多的苏联有什么理由不能够打败中国的地方小小的军阀?”希特勒的狂热追随者、纳粹组织的高级领导人希姆莱也赞同戈培尔的判断。
“不不不!我不赞同你们的观点。战争已经变成一种神秘的科学,令人高深莫测。但是战争其实是一个极其自然的东西,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必要的东西……,战争就是生活。只有天生的弱种才会认为这是残酷的……,凡是想生存的,必然奋斗,不想奋斗的,就不配生存在这个永恒的斗争的世界里。即使残酷,却是客观现实。中国国力日渐强盛,受到其他国家拥戴.不要小看任何人,更不要小看中国人。我不同情弱者,但我坚信,苏联将会为他轻率的举动而后悔的,他将卷入中国的泥潭中,很难拔出脚来。无论野兽多么庞大凶恶,只要它深陷泥潭,迟早会成为猎人餐桌上的食物的。我们就应该成为猎人,而不该做旁观者。当苏联人筋疲力尽的时候,就是我们行动的时候了。”
希莱姆和戈培尔一瞬间领会了元首的意图,可是,要让他们相信中国一个小小的军阀能够与强大的苏联抗衡,他们还是有些怀疑。
看到自己忠实的手下还有所怀疑,希特勒接着说道:“据我所知,这个中国的年轻人还是真的不简单,就连我们的克虏伯家族都对他好感有加,在中国、在南洋广泛跟他合作,使他的军工生产有了较大的起色。这就充分证明了他有一种无穷的个人魅力,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做英雄的材料。他现在是还很弱小,但他一旦成长起来,就会成为东方的巨人。我们不妨在他弱小的时候帮他一把,就此也能快速的把苏联人推进泥潭。”
希特勒大胆的想法令在座的所有人恍然大悟。
苏蒙联军一次试探性的进攻被撞得头破血流,他们没有马上采取进一步的行动,边界暂时算是安稳下来了。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种表面上的安稳实际上蕴藏着更大的风暴。
苏联红军在加紧向中蒙边界运送兵源,外蒙政府在乔巴山的号召下,接受了苏联的武装,在紧急组织全民皆兵,他们似乎已经看到即将胜利的曙光,要一举将内蒙全部收回,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白云鄂博地区。
在内蒙前线的张天宇也没有空闲下来,他也在紧急调兵,准备迎接苏联的强力挑战。
张天宇现在可调动的人马有西进一纵9000人,西进三纵6000人,巴图蒙古混编独立师12000人、格日勒新三师10000人,余长生的新一团3000多人,女子独立团3000人,警卫团2000多人,加上一个摩托化阻击大队,一个山炮团,一个迫击炮团,两个高射炮防空营,两个高射机枪防空营,两个轻迫击炮营。一个重迫击炮营,总兵力在五万一千人左右。
虽然只能调动这些兵力,但张天宇还是决心要保卫白云鄂博,坚决打好这一仗。他在短时间内将这些部队合理的布置在白云鄂博钢铁基地的北、西、东三个方向,迎接着空前未有的大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