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抗日之东北崛起 > 第一百六十一章浮沉个异世

第一百六十一章浮沉个异世(2/2)

目录

龙武听到这话以后,心放到肚子里,他面无表情的走出去。火凤凰对龙武的背影只能报以歉疚的目光,她和龙武处的不错,本心想让张天宇提拔一下龙武,谁知道龙武不领情还对她有些不满。

张天宇没有心思琢磨这些,大敌当前,他的心全在可能发生的意外之上。现在张北只有一个防空团,一个新组建的新兵团,一个当地的民兵团,加上他这次带来的一个警卫连,一个女子独立连,面对的是日军驻华北的野战部队,这点人马委实太少。别的地方也有兵力,但面临的局势都很困难,无法调动。新成立的两个部队还在组建之中很难马上调到战场上来。面对强敌,张天宇每时不在紧张的布局之中。

他伏身在地图前深思起来,一旦进入思考战争的问题,火凤凰等人都不敢打扰他的思路,只是默默地给他送上茶水,而后在远处静静看着这一切。

“春晓,你去通知一下,明天早晨我去野狐岭阵地视察一下情况,同时给刘月如打电报,要求她带一个步兵营一个迫击炮营前来张北。”

“是!”春晓现在是张天宇的传令官,她很痛快的答应出去了。

1935年6月8日清晨,天上下着蒙蒙细雨,雨中张北草原有一种朦胧的美。

张天宇很早就起来,驱车带着警卫人员前往野狐岭阵地。

野狐岭山脚下,防空团团长王文辉早早就在雨中等待着张天宇的到来,他的卫士给他打着伞,但那整洁的军官服上依旧有雨水留下的痕迹。远处汽车逐渐接近并停下来,年少的李阳率先跳车来。能够做张天宇贴身的警卫员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事,现在他一身崭新的军装,腰间挎着两把德国造的二十响驳壳枪,虽然他对着枪还不是很熟悉,但自豪感挂满他的面容。跳下车后,他一手撑开一把雨伞,一手拉开车门,张天宇从容的走下车来。

“敬礼!”王文辉一声令下,前来迎接张天宇的几十名官兵全部立正行军礼。

张天宇也庄重的回了一个军礼,在王文辉的陪同下,走进了山脚下一个山洞里,这里就是防空团的指挥部。

明亮的灯光照射下,指挥部里一个漂亮的沙盘引起了张天宇的兴趣。这个沙盘制作精良,把从西起尚义县城南侧的大青山,东至崇礼县桦皮岭处,绵延百余公里的草原天路形象的展现在小小的沙盘上。

“嗯,好精致的沙盘,与实际有多大出入,你们是否核实过?”

“回张总,卑职已经核实清楚了,这个沙盘比例与实际测量相差不超过百分之一。”

“不错,不错。这是你制作的?”

“是卑职所为。”

王文辉说话不卑不亢,张天宇很是喜欢。沙盘上标注着防空团所有高射机枪布置的地点,让人一目了然。

“你们团现在有多少人,多少武器?”

“回张总,我们高射机枪防空团现在有八十一挺大口径高射机枪,布置在野狐岭八十一个要点上。全团现在整编人数一千二百八十人,在野狐岭实际人数一千二百八十人。除了这八十一挺高射机枪外,还配有冲锋枪一百八十支,半自动步枪一百八十支,各种短枪八百支。”

听到这个数据,张天宇比较满意的点了点头。沙盘上高射机枪布置的方位十分的合理,张天宇心中很满意。

现在在华北一带日军驻军司令官是梅津美治郎,梅津美治郎是日本典型的军国主义分子,旧职业军人气味很浓,他非常崇拜军人的尚武精神,考虑问题彻底而周密,冷静细致的搜集情报,关注事态的发展,但当时中国屯驻军只原本有两个大队兵力,所以他并不敢与中国军队正面冲突,只是利用国民政府正在集中兵力剿共的时机,通过威胁手段实现军部侵略华北的意图。

可是,历史的走向已经有些偏离了,第八师团惨败,师团长西义一中将玉碎,近卫师团在丰宁受挫,这一系列因素导致日本当局加大对中国的军队派遣数量,这一时期,日军在本土和朝鲜大量调集军队,在伪满洲国也不断加大对伪军的征集,同时在华北招募汉奸队伍,数量一时膨胀到一个新的高度,整个华北和察哈尔接壤的地区火药味十足,战争随时都会展开的。

日军第六师团和海拉尔调来的骑兵联队、重炮联队及伪满洲国大量伪军集中在围场一带,与郑百恩的六十五师、张大彪的新一师对峙;近卫师团和六十六师及新编第二师在丰宁对峙,马如龙和巴特尔的两个骑兵团及炮兵部队、格日勒的蒙古独立大队在两个县之间相互策应,根本无法调来。崇礼、赤城、延庆方面调来了一个从日本本土调来的第一师团、从朝鲜调来的以朝鲜人为主的新建的混编加强师团,他们虎视眈眈对视着张北一带。

张天宇现在真的是无兵可调了,以往在张北一带还有二十九军可以互为援助,现在宋哲元被迫回天津隐居,二十九军就要调离张家口,这一带成了真空地带,一切只能靠张天宇自己的力量了。

新编第三师第一团团部门口,余长生腰板笔直的站在那里接受着张天宇的视察。

“这才一年左右时间,你就从连长晋升到团长,进步蛮快嘛!”张天宇很欣赏余长生的才华,见到他亲热地说。

“多谢张总和各位长官的栽培,卑职才能有今天。卑职定当不付张总和各位长官的厚望,奋勇杀敌,纵然血染沙场,埋骨青山在所不惜。”

“不,我不要敢于拼命的莽夫,而要横刀立马的将军。我的将官不能天天把要战死挂在嘴边,你们要有驱逐倭寇、还我河山的气魄。要让你的对手在你们的面前再也不能张狂的霸气。”

“卑职牢记张总的教诲,誓扫倭奴,还我河山!”余长生大声的回答着。

新编第三师是由一些刚刚从多伦军校提前毕业的军校生、伤病归队的战士为基干,吸收一些河北、山东来的爱国青年刚刚组建成的队伍,现在人数还不完整,装备却很完整。余长生一个团现在仅有四个步兵连,总人数才一千出头,但他们每个班有一挺班用轻机枪,一具四零火箭筒,两把阻击步枪,九支半自动步枪,三支冲锋枪,一个排多配置一挺班用轻机枪,一个连配置一挺大口径重机枪,两门六零迫击炮,两门八二无后坐力炮。伦火力,就是日军一个大队面对他们这个不完整的团的也要甘拜下风。

连年的对日对苏对蒙对汉奸的战斗,部队的伤亡一直居高不下,兵源成了一个大问题,这些都是很无奈的事。面对着脸上还挂着幼稚的面容的年轻战士,张天宇也真的感到有些心痛。可是战端一起,你不去抗争,就得接受灭亡的威胁,这是任何有骨气的中国人所不能忍受的。现在的我们只有拿起枪杆子,忍受着战友牺牲的痛苦,同侵略者奋争到底,才有希望打出中国人未来一片天地来。

只有战斗才会有未来的希望!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