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抗日之东北崛起 > 第一百一十四章极北寒夜

第一百一十四章极北寒夜(2/2)

目录

早晨六点左右,漠河还是一片漆黑,胭脂沟的枪声和爆炸声早已停止了。除了心大的劳工看到没有人催上工,借机多睡一会,大多数人都怀着忐忑的心情,等待着有人来宣布昨天发生的事情。

院子里那口用铜铸造的大钟钟声响起,劳工们顶着星星和月亮走出了工棚,他们象往常一样,准备到四处漏风的工棚共同吃那些牲畜都不愿吃的早饭,然后顶着严寒去上工。

大家走出睡觉的工棚,却发现今天和往日不一样了,院子里点燃了很多的火把,那个四处漏风的吃饭的工棚里也照的非常的明亮,一个个身穿他们没有见过的军服的中国士兵把守着院子的四周,不时有士兵将一具具尸体抬到马爬犁上,有士兵驾驶马爬犁走出院子,驶向黑夜。

“工友们,大家好!我们是抗日先锋军的,是咱们老百姓的队伍,这里的鬼子和把头汉奸都被我们打死了,大家现在得救了。你们先到工棚里吃早饭,然后我们再给你们解释着一切。”有几个口齿伶俐的青年军人热情的招呼着这些劳工。

抗日先锋军是什么军队,大家都不知道,经历了无数磨难的劳工脸色都有些麻木,他们走进工棚,看到工棚里摆着几十个热气腾腾的大桶,桶里装的是他们梦想的大米稀粥、杂面馒头、猪肉炖酸菜粉条,那扑鼻的香味早就传进大家的鼻子里,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这一切是否是真的。

韩选青和李元魁带领队伍首先来到了漠河,他们经过与当地百姓的沟通,了解到在漠河的胭脂沟有一千多中国劳工被日伪欺压,过着非人的生活。为了解救这些劳工,韩选青带队伍侦查好胭脂沟这里的情况,在一九三三年的最后一天夜晚,袭击了胭脂沟的日伪军和汉奸,将这里的敌人全部消灭了,解救了这些受尽苦难的劳工们。

上午接近十点,漠河的天才出现亮光。

韩选青经过短暂的休息,精神状态好多了。他刚起床,团参谋长就兴冲冲走进来,大声对韩选青说道:“团长,你起来了。我们这次可是打个从来没有的大胜仗啊,缴获的东西我都不敢相信。”

韩选青这个团参谋长柯金明是朝阳军校第一批毕业生,高高瘦瘦的长的很精神的一位年轻人。部队发展很快,缺少军事人才,魏长河特意将自己身边得意的参谋派给韩选青,可见对这个新成立的团的重视。

韩选青看到团参谋长柯金明两眼通红,关心地说道:“小柯,你要注意身体呀,怎么也没有休息一下。”

“团长,这么大收获,我可是兴奋的睡不着呀。”

“好好好,那你先告诉我都有哪些收获。”韩选青拗不过这个年轻人,就让他坐下跟自己汇报。

这次战果一直统计到现在,才全部结束。这次作战一共消灭了日军一个中队,朝鲜二鬼子和日本浪人接近一百人,汉奸把头五十余人,所有的敌人没有一个漏网的。缴获步枪二百余只,短枪一百余只,轻机枪十挺,九二重机枪两挺,掷弹筒六具,各种马匹一百三十多匹。子弹手榴弹炸药都非常丰富。粮食足有二十万斤,各种食盐调料无法统计。这些都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缴获胭脂沟这个日军控制的金矿的开采的所有黄金,提炼好的黄金现在足有十万两之多,沙金也超过三吨。这么夺得黄金谁看到不眼热?有个这些黄金,抗日先锋军日后的发展指日可待。

除了这些收获外,从早晨到现在,经过各级指战员的动员,胭脂沟金矿这一千八百多旷工全部表示愿意参加抗日先锋军,跟他们一起打鬼子。有了这些工人的加入,加上从十八站来的路上征召的战士,韩选青这个团扩充了何止一倍。现在韩选青一个团人数就有三千六百多人,这些经历磨难的工人若是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他们将成为一支铁血的雄师。

当韩选青正在为这次取得巨大收获高兴的时候,有人来报,说漠河的日伪军得到了胭脂沟被袭击的消息,他们集结七百多人,正在朝胭脂沟方向赶来。估计还有一个小时就会来到这里。

听到这个消息后,韩选青马上派人找来李元魁等人,大家商毅对策。

漠河是黑龙江省的最北端,这里与苏联一江之隔,但因为地势不利苏联进攻,所以日军和苏联远东军团在这段黑龙江沿岸驻扎的部队都不是很多。

现在在漠河驻扎的是日军的一个整编大队,一个炮兵中队“,一个骑兵中队,共有一千五百人左右。除此之外,还有伪满洲国的一个步兵营和一百多个伪警察,这些军队控制漠河本来是绰绰有余的。

胭脂沟盛产黄金,是日军看防的重点。今天早晨,驻守漠河的日军跟胭脂沟的日军联系不上了,日军大队长松尾感到那里可能出现了问题,如果胭脂沟出了问题,帝国的黄金有所散失,那绝不是他一个中佐大队长所能承受的。他亲自率领一个骑兵中队,一个步兵中队,一个炮兵中队和一个连的伪军前往胭脂沟。

一路上经受着风寒的洗礼,松尾中佐的心也有些冰凉。自己原本是东京士官学校的高材生,在中国东北战场上也立下赫赫战功,要不是因为出身贫寒,在军中没有背景,又怎么会难以得到提升,并且被派到这苦寒之地来驻守。本来这一带没有发现大的抗日武装,以胭脂沟的军事实力,岂是一些土匪所能攻破的。这是哪里来的武装?他们究竟有多少人?松尾想不明白,但是他知道,无论什么情况,胭脂沟在他的手上不能出现闪失。

中午时分,这是漠河冬季天气最亮的时刻,松尾已经遥遥可见胭脂沟了,多年的征战,令他对战局的警惕性非常的高,现在他的心中忽然生出一种不详的预兆来。

松尾待要命令队伍停止前进,派人前去侦查情况,忽然看到蓝天中升起了三颗红色的信号弹,光亮是那么的耀眼。他暗叫不好,这时候天空中呼啸着飞来几十颗迫击炮弹,落到马路上日伪军的阵营里。迫击炮弹巨大的爆炸声打乱了日伪军的阵营,也打碎了松尾中佐的心。这时,他知道自己的前途有可能就葬送到今夜了。

韩选青不顾大兴安岭冬季的严寒,站在高出,他用望远镜观看着敌情,指挥着战斗。

近两千名刚刚入伍的新战士并没有参加战斗,他们没有战斗经验,也没有经过训练,马上投入战斗,只可能带来麻烦,不会有任何益处的。

随着迫击炮的延伸,战士们推着爬犁,爬犁上安装着轻重机枪,在向日伪军挺近,密集的子弹打得公路上的日伪军抬不起头了。日军的火炮和机枪还没有展开,就被迫击炮和轻重机枪打掉了。公路上,原野里,到处是日伪军的尸体,战场硝烟弥漫,惨烈无比。

看到日伪军已经失去了抵抗能力,韩选青派出李元魁的骑兵营向残余的日伪军展开的冲锋。

眼见大势已去,松尾中佐也失去了抵抗的信心,他用自己的短枪结束自己的生命,所有的怨怼只能跟天照大婶去说了。

两千名新兵走上了战场,他们负责打扫战场和抬送伤员。面对着死亡和伤残,真正体会了战场的残酷。

胭脂沟这个富饶的金矿,成了埋葬日伪军的坟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