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剑气将近 > 七十五章 运道使然悟本源

七十五章 运道使然悟本源(2/2)

目录

毕竟这誓言之约虽然种类繁多,但在效果之上都是大同小异,无非是大道法则铭记下二人的约定内容,而后惩戒违约的一方而已,至于到底会受到多少威力的天谴,那便看誓言之约种类的奥义深浅了。

但是一旦受到这类大道天谴之伤,此人定然再无前途可言,别谈什么修为破镜,便是能抱住先前的修为那便是不错的本事了。

可是封天都的表现实在是令苏井然有些吃不准状态,不过转念一想,只要从未考虑过违反誓约,确实没有必要为此纠结,心念至此,苏井然才算是坦然的留在了这处谷底世界。

只是徐长安修炼的实在太过漫长,这一晃便是接近一个月之久,时至此时徐长安依然毫无苏醒的迹象。

而与此同时,苏井然也不能确定徐长安到底还要修炼多久,因为自徐长安尝试修炼最后一幅巫神经文之初,苏井然便再不能以神识观察徐长安体内的修行状态,只要神识一靠近徐长安便会不由自主的从其身旁绕过,似乎有一股神秘外力将徐长安牢牢的守护在其中阻碍一切外力靠近一般。

之后苏井然尝试多种方式,即便使用了自己可以看破一切表象只是真相的破妄之眸,依然无法看穿徐长安此刻的状态。

起初苏井然还是一阵担忧,但是留意着徐长安呼吸绵延,脉搏有力,便不再留意徐长安了。

毕竟他苏井然到了此刻除了干看着,什么也做不了,而这片地下世界之内有封天都的秘令,也处于绝对安全之中,再无需他苏井然在此守护安危。

既然有空余的时间,苏井然便抽出时间来,细细研究自己那追逐基础极致重铸根基的大道之路。

苏井然犹记得他初次使用那些粗浅篆文困伏武夫的场景,虽然所有武夫不过都是超脱初期,但足以说明这些被他探查根源所琢磨出来的基础篆文,威力不俗。

毕竟这些篆文傅锁也是只他苏井然当时灵机一动,随意组合而成的束缚而已。

自苏井然从《剑术正经》得到灵感修习仙法重铸根基以来,他便不断摸索他苏井然二十来载的一生所学。

他苏井然乃是陈天阁首屈一指的当世天骄,所学知识之广阔,道法之众多,绝对是天下一等一的流派。

但奈何苏井然得到的“枯木逢春”太早,以至于花费了大多时间在陈天阁震世绝学《七转青元》以及他们千峰殿几本最出名的剑术神通之中,其中最为熟练的还是《青龙隐》《九影分光剑》《堕天术》以及《解剑百手》。

然而这数门功法要想从基础修炼开始还是太过深奥,毕竟起点便是人间最顶级,即便是苏井然乃是当世天骄,他也没有这个能力将这些功法,一点点的拆解开来,退至最原始的状态。

所以苏井然并没有从自身绝学开始细细研究,而是从自身刚入陈天阁时所学的基础道法开始入手拆解,比如什么五雷印法,用以特殊手法描绘的成功的符篆无一不是借种这些神奇的字符引起天地之力。

只是这些有型的字符并非这些篆文所引发的天地之力的关键,这关键在于这些有形的字符和天地间隐藏于的特殊篆文所产生的共鸣,从而令隐藏于虚空之中的本源符号牵引天地之力方能激发各种术法。

当明白其中原理之后,苏井然便借着破妄之眸,不停的观摩自身道法印决的演练和符篆激活时所若隐若现的符号,终是在其体内那把本命圣剑“枯木逢春”的绿光幽幽之间,让其看到了些许似是而非的符号,而后更是以真元神识以及那无意识所蕴含其中的尚未成型的剑意凝聚出这些似是而非的符号。

这些符号既不像符篆之上所铭印的字符,也不是天地间真正的文字,更不是隐匿于大道之中的大道本源符号,他只是有些似是而非,确能与天地之力产生共鸣的有一种相似的图案。

总计共有四十九种,然而在此之后,不管苏井然如何努力,再也无法凝聚出另外一个符号。

苏井然心中明悟,大道虽然号称三千,却只有四十九道为本源之道,想来自己无法演练超过四十九个便是此理。

而后苏井然又经过漫长的研究,放知这些似是而非的符号,各自所有用途,比如有的可以吸引水元气,有的可以吸引火元气,有的可以吸引风元气,各自并不相同。

自此苏井然便迈出了重铸道基的第一步,自行凝聚出了四十九枚属于自己的符号。

然而苏井然并不清楚,自己这种独自凝聚符号的举措是何其惊世骇俗的事实,普通修士还好,毕竟不懂其间内涵,但是若是有踏入陆地神仙的修士知道这件事情的真相,定然会在人间掀起轩然大波,因为自古以来不是没有人研究大道本源符号之间的隐秘,而且绝不在少数,但却没有任何一个人如苏井然一般在无人指导互相映证的情况之下,独自临摹大道符号。

虽然苏井然这似是而非,并非真正的大道印记,但又有谁可以在真人境将这符号凝聚成型,要知道这是上知天命抵达长生之后方才会有人能够揣摩的大道之旅。

然而此际的苏井然在人间众多修士还都在寻求长生之旅中苦苦争渡之时,便率先参悟了长生之后的奥义,这不能不说是一项壮举。

虽说这里面有苏井然的过人资质和那破妄之眸功不可没的功劳,但却也有气运使然的成分,毕竟若非其体内的青庐圣器“枯木逢春”悄然以无尚剑意剥离虚空雾纱,人间怎么可能会有常人堪破本源,更何况是一位真人境修士。

不过天道使然,命运长河自会悄然流转,既然苏井然已是“枯木逢春”的新主人,那“枯木逢春”数万年来所积攒的气运必然由苏井然继承,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只是此时的苏井然可不知道这些,他目前还沉浸在这条“知微”的大道上独自前行。

清风依然,绿水如旧,一叶飘摇,一云独散,万物悠然自得,一人空谷绝响,是为人间有道。

本书来自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