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三国之廓清环宇 > 第六十七章 商业兴、辽州繁荣

第六十七章 商业兴、辽州繁荣(2/2)

目录

终于襄平城建设完成了,各大世家纷纷入驻自己预订的商铺,虽然张飞将商铺的定价定的很高,但是见识到辽州的购买力,各大家族也没有任何怨言,万一张飞来了一句‘嫌贵别买’,自己前脚退出,后脚肯定就有人用更高的价格买下。各大家族将自己带来的商品搬进商铺以后,又欲购买住房。张飞下令限制外地人员购买住房,禁止百姓私下交易房屋,又保留了很大一批住房不销售,襄平的住房价格才没有提高太多。

新建的襄平城,繁华程度几乎超过了洛阳,每天都有各地的商人、百姓、还有慕名前往辽州书院的学子前来。官道上的马车、大辽河上的船只,数不胜数。张飞命城卫军加强巡逻,又命陈群出台详细的管理制度,很好的维持了襄平的秩序。由于商队在辽州和其他各州来往不断,张飞的招贤令和辽州书院的名声也传遍大汉各地。每天都有许多前来求学或者求官的人来到襄平。眼下无战事,张飞就命戏忠负责招贤馆的招募,在经过层层的考核之后,再对通过考核的人进行道德方面的教育和辽州政策与法律的培训,在将他们下方的各个岗位。管宁、华韵、炳原、王烈也分别前往四郡任职,辽东郡和其他四郡之间的都有宽阔的官道相连,张飞又引导商队向其他四郡扩散,一时间整个辽州的繁华程度超越了大汉其他任何一州。

辽州生产的物品,也被商队带到了大汉各地,特别是曲辕犁、翻车等农业用具,受到了各地家族的争相采购,很快就冒出了很多仿制品。张飞也不在意,他将这些东西拿出来的本意就是促进整个大汉的农业发展。许多喜欢发明创造的人也来到襄平,可惜创造力一般,大多只是入门级别的,张飞授予六等职位,个别的授予五等职位,就交给马钧安排了。不过好歹设计官署也不像以前那样冷清了。各种人才的涌入,让工坊园显的拥挤了起来,于是张飞只好将造船官署搬至汶县,和造船厂挨着,也方便虽是做出调整。又将设计官署、锻造官署、酿酒官署、造纸官署、印刷官署等需要保密的官署,迁入在工坊园附近新建的园区内,四周由‘虎啸’军常年驻扎,能更好的保护这些官署。

这天,招贤馆来了一位让张飞兴奋不已的人物。张飞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了招贤馆,这人正在招贤馆门前为百姓免费治病。张飞站在人群中默默的观察,只见他只是通过观察就能将病人的病情判断的准确无误,开药也是与众不同,往往带有一些略有毒性,其他医者轻易不敢使用的药材。此人不顾周围百姓的议论,旁若无人的为一个又一个的百姓治疗。知道夜幕降临,才收拾了桌案,在戏忠的陪伴下进入了招贤馆。张飞走上前去,戏忠见到张飞忙介绍道:“张先生,这位就是我家主公。主公这位是应招贤令前来的张机张仲景先生,擅长医术。”

张机连忙向张飞行礼,张飞将其扶起,微笑着说道:“仲景不远万里,前来辽州,弥补了我辽州医术上的短板,在下感激不尽。”

张机坦白的说道:“在下苦心研究疫病多年,欲将自己的心得传授下去,可惜百姓都闻之色变,不愿意接触疫病。在下听说辽州设有医科官署,专门培养和研究医术方面的问题,还设有职位、发放俸禄,因此前来,欲在大人的官署求的一官半职,也好将自己医术方面的心得传授下去。”

张飞邀请张机进去招贤馆,边走边说:“我医科官署,整缺先生这样的人才,而且我辽州不止又医科官署,还有辽州书院,书院内同样设有专门的医科书院,里面学习医术之人不在少数。若先生愿意将自己的心血著称书籍,我辽州还可以大量印刷先生所著,供书院内的学子学习参考。先生也可以抽空前往书院讲授医术知识。”

张机见张飞讲述辽州的政策,心里十分高兴,觉得不枉自己长途跋涉来到辽州,表示愿意听从张飞的安排。于是张飞任命其为二等医师,秩六百石。又想起介绍了辽州用于写书的纸张、书籍等物品。张机听到自己可以随意使用纸张书写自己的心得,顿时兴奋不已,在戏忠的劝慰下,才决定明天在开始书写。

当晚张飞在刺史府宴请张机,向他介绍辽州的政策和风土人情等。又请他为自己的亲人和手下检查身体,众人基本都没有大毛病,唯有戏忠,被张机一口道破,经常吸食五石散,而且五石散中的毒素已经侵入肺腑,需要长期调理。戏忠在张飞的追问下,才说道,因为自己家贫,求学之时被其他人嘲笑、欺负,久而久之,得了抑郁之症。后来无意之中接触到了五石散,发现这种东西可以缓解自己的抑郁,就经常服食。时间长了就养成了习惯。

张飞暗自庆幸,心想难怪自己一向注意,不让戏忠太过劳累,但他还是时不时的咳嗽,身体显得虚弱。自己还曾强迫戏忠跟自己一起锻炼,都没有效果。寻常医者判断不出,戏忠自己又不说。若不是张机前来并发现,说不定戏忠仍向历史上那样,英年早逝。于是张飞将戏忠的五石散全部没收,并严令戏忠不准在吸食。拜托张机为戏忠调理身体。又命令陈群,明日既下令,将五石散和其他类似的东西列为毒品,禁止在辽州贩售和使用,一经发现贩售者,则打入死牢,没收非法所得,绝不宽恕。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