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天下第一江山(2/2)
“是啊,你爸打死了你好几个情人,你要死都死不过来了。”艾琳很得意。
“孙尚香是老婆,不是情人!”大郎有点恼羞成怒了。
“好了,好了。不逗你玩了。下一站去哪?”
“姑苏。然后是申城。”
姑苏城历史悠久,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至明代建园之风尤盛,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为姑苏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现存名园十余处,闻名遐尔的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怡园等。姑苏园林占地面积小,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姑苏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拙政园享有"江南名园精华"的盛誉。历代园林各具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特色。姑苏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城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以来被人们誉为"园林之城",其盛名享誉海内外。
姑苏古典园林历史绵延2000余年,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她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内涵,展示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实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与"姑苏园林"并驾齐名的姑苏风景名胜虎丘、天平山、石湖等风景区也是古往今来海内外游客向往的游览胜地。明清时期,姑苏封建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鼎盛阶段,造园艺术也趋于成熟,出现了一批园林艺术家,使造园活动达到**。最盛时期,姑苏的私家园林和庭院达到280余处,至今保存完好并开放的有,始建于宋代的沧浪亭、网师园,元代的狮子林,明代的拙政园、艺圃,清代的留园、耦园、怡园、曲园、听枫园等。其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因其精美卓绝的造园艺术和个性鲜明的艺术特点于97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姑苏园林是城市中充满自然意趣的"城市山林",身居闹市的人们一进入园林,便可享受到大自然的"山水林泉之乐"。在这个浓缩的"自然界","一勺代水,一拳代山",园内的四季晨错变化和春秋草木枯荣以及山水花木的季相变化,使人们可以"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乐"。
姑苏园林是文化意蕴深厚的"文人写意山水园"。古代的造园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能诗善画,造园时多以画为本,以诗为题,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被称为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在园林中游赏,犹如在品诗,又如在赏画。为了表达园主的情趣、理想、追求,园林建筑与景观又有匾额、楹联之类的诗文题刻,有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拙政园"远香堂"),有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洁(拙政园"香洲"),有追慕古人似小船自由漂荡怡然自得的(怡园"画舫斋"),还有表现园主企慕恬淡的四园生活的(网师园"真意"、留园"小桃源")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充满着书卷气的诗文题刻与园内的建筑、山水、花木自然和谐地揉和在一起,使园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产生出深远的意境,徜徉其中,可得到心灵的陶冶和美的享受。姑苏园林虽小,但古代造园家通过各种艺术手法,独具匠心地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致,在园中行游,或见"庭院深深深几许",或见"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见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或见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或是步移景易、变幻无穷。至于那些形式各异、图案精致的花窗,那些如锦缎般的在脚下迁伸不尽的铺路,那些似不经意散落在各个墙角的小品.....更使人观之不尽,回味无穷。
五舅雷吉诺德和五舅妈莉迪亚喜欢这个地方。他们可以朗朗上口地说出很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典故。把皇帝夫妇惊得目瞪口呆。这复制人怎么这么有学问?他们不知道,复制人只能讲述,不能分析论证。他背诗背几万首都没问题,但一首也做不了。他们还不知道,二丫回去后,已经展开复制人的工作了。
姑苏的丝绸和绣品独步天下,这几位又是一通狂搜,买得人人都心满意足。
姑苏也是美食的故乡。苏帮名菜,主要是春有碧螺虾仁,笋腌鲜,夏有西瓜鸡、清炒三虾,秋有鲃肺汤、大闸蟹,冬则有母油鸡、青鱼甩水等等。?苏州小吃,亦闻名天下,蜜制豆腐干,松子糖,玫瑰瓜子,虾子酱油,枣泥麻饼,猪油年糕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美食,不可不尝。
这帮人真是太会享受了。大逛名园,大吃美食,大购俏货。他们差点就把家给忘了。两个小崽子几乎是零嘴不断溜。
玩够了,该去申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