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乱臣是个美佳人(双重生) > 第70章 再入师门

第70章 再入师门(2/2)

目录

命沈氏三女于二月二十日奉旨入宫,行拜师大礼,昭告天下入典仕籍,以示新政决心。】

《新国考》规定自天昭四十一年始女子,可参加各地举办的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可享各地私塾学堂教习资格。

新政的颁布,让才出新年的百姓都为之大惊。对沈家女的说辞铺天盖地的散播开。古往今来女子都要尊崇三从四德三纲五常,无有登堂涉政,更有街市算命扬言为妖祸乱主。

无头无尾的说法太多,沈尽欢压根没空理会,不日后就要入少府拜师,礼部派的嬷嬷成日管着她学习从官礼数,虽然都是终而复始,但别人眼里却不是这个说法。

天昭四十一年二月二十二日 巳时

国经堂

国经堂是礼部宣仪制和贡举的地方,历年高中皇榜的三首、入宫伴读的宗族弟子等都会在此面圣授礼。

虹销雨霁是个好兆头,司天司算的日子就是巧。

沈尽欢穿着青衿,跟随礼部的主司侍郎从望龙台走到国经堂。

路面都在天亮之前精心洒扫过,两旁的侍卫都和历年迎状元的时候一样换上了红羽深衣,从望龙台至国经堂一路排开。

她一直不信司天司那一套,日子究竟好不好人哪能真的算得出来。但当她擡起头正看见帝宫上一道似有若无的彩虹时,心中也信了半刻。

今日是她重要的日子。

文官下了朝都等在国经堂下,邵尘立于堂前右侧,沈丹青和李云褚立于左侧,施氏、李靖瑶和沈常安站在后方。

众人都穿着朝服,礼部尚书蔺文忠立于两侧官吏前方第二节台阶上,持皇卷而立。

蔺文忠只会喜欢按章办事,对谁都六亲不认,独对燕帝马首是瞻。所以到了这把年纪才当上尚书也不足为奇。

远看见沈尽欢来,一刻不敢怠慢高声宣告:“鸣鼓——请弟子——”

钟鼓齐鸣,石破惊天,一下唤醒了东边的宫宇楼亭。

经过国经堂的宫人听见声响,原地停住向着南方驻足行礼,是为对这鼓声的尊敬。

沈尽欢在鼓声中走到百官之前,朝蔺文忠作了一揖,侍郎在旁替声道:“弟子沈尽欢,拜见圣上。”

文官都默默打量着眼前这个小姑娘,又面面相觑不敢作声,人群中不少有异样的眼光,邵尘一一收在眼底,越发复杂地望着青衣缓缓走来的方向。

“供礼——”

身后的侍从官承着六礼束修从两边进入国经堂正堂,齐齐跪下对坐在深处帘后的燕帝朝拜后,将六礼束修依次放在左侧长台上才躬身退下。

六礼束修分别是:肉干寓意谢师恩,芹菜寓意业精于勤,龙眼干寓意启窍生智,莲子寓意苦心教学,红枣寓意早日高中,红豆寓意宏图大展。

“请少府监——”

沈尽欢弯着身子,余光看见右侧门廊出现一个白青色衣角就知是陆生良。

其身后侍从官承着寓意智勤聪慧的龙眼干、芹菜和葱进入堂内,放在右侧长台上躬身退下。

陆生良大步迈进去,大袖子一挥对燕帝拜了拜:“微臣参见陛下,请圣上君安。”

这是他对燕帝少有的恭敬,瞧见他今日打扮也庄重许多,燕帝眉开眼笑虚扶了一把:“陆爱卿平身。”

隔着幕布,燕帝都能看见陆生良欢喜的眉眼,心中不禁暗自嘲讽。

“要当师父还不矜持些。”燕帝用只能在堂内听见的声音道。

陆生良哈哈一笑作了一揖:“微臣谨遵圣上教诲。”

全安探了燕帝的口谕后,笑盈盈上前宣道:“行拜师大礼——”

陆生良最烦宫廷礼制,但在今日这个日子十分耐得住,一步一步听从部署,让燕帝很是满意。

陆生良走到堂外正门之下,看了一眼沈丹青身后的李靖瑶,在她平静的神色下还是看出了不舍。

入师门后就全交由师父管教,爹娘无权干预,甚至不能见面,更何况沈尽欢还未及笄,在外人眼里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

在底下站着的文官里,没有几个打心眼里喜欢沈尽欢。

蔺文忠看一了眼燕帝,对堂下道:“请弟子向师者行大礼——”

“一拜,叩首,起——”

“二拜,叩首,起——”

“三拜,叩首,起——”

“弟子敬茶。”

沈尽欢一步一步挑不出错。

前世被这些礼节折腾的要死要活早就烂熟于心,进宫前教习嬷嬷说了一遍就记住了。

起身后端过侍从送上来的茶盏,恭恭敬敬送到陆生良面前。

这一世说不了话,倒省了不少力气。

陆生良和前世一样,未等她伸直手臂高举过头就双手接了过去端在额前,停了一会后按照规矩捏着盖碗抚茶、饮尽,以示对他这位“首徒”的尊重,不免添了许多亲近之意。

“弟子跪,聆训。”

侍从将训本递上去,陆生良顿了一会没接过手,直接走下台去弯腰扶起沈尽欢。

这不合规矩,但沈尽欢不敢违抗只得顺着他的力道起身。

后面的官吏中有微微的叹息声,蔺文忠涨红了脸,偷偷朝里又看了燕帝,压低了声音喊他,陆生良也不理睬。

陆生良和蔼地瞧着她,露出一笑:“是个伶俐徒儿。”

沈尽欢笑,她早就习惯了陆生良的油嘴滑舌和不遵礼教。

和记忆里一样,沈尽欢看着他从腰上取下一块令牌,拿到她面前。

“为师没什么好训诫你的,日后定会样样教你,”陆生良惭愧一笑又正色道,“少府掌山海地泽之税,管百工技巧诸务。既入我门下,山海令就当为师给你的信物。”

再没有比山海令更重若泰山的信物了。

沈尽欢知道这块令牌代表着什么,百官也知道,燕帝更是心知肚明。

两侧官吏开始骚动起来,反对的盖过了叹息,就连廊下的沈丹青也变了神色。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方位比较多,为啥咱要写那么多方位,在这里解释一下真不是水(捂脸jpg.)

以下为百度资料和微博资料:

在古代,尊卑贵贱等级制度相当森严,就是东南西北左右方向也标志着人的身份。

尊右卑左;

“东道主,西来客”东为主位,西为宾位;

南为尊,所以帝王座位都是向南,贾谊《过秦论》说“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

北为臣,《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