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孔玉忠:陛下当为万世圣人(2/2)
但那二十六个字母为基础的语言体系,已经遍布丝绸之路,工部的人自然知道。
由于是李承乾吩咐的,他们又不敢怠慢,只能先照着做出来再说。
对于李承乾来说,这样就已经够了。
至于真正的字典,留给儒家那群人去编著,也算他们的一份功劳。
再把笔墨纸砚的价格打下来,甚至把简单的碳笔弄出来,大唐也就有了文脉昌盛的基础。
目前大唐还没有支撑义务教育的能力,未来迟早会有的。
读文识字的新方式传出去之后,只要有心,又不是太偏远,有些人不用请夫子,都能够自已买书,做到基础的读书认字。
为以后的普及教育,展开前期的铺垫。
“好了,大家开始吃饭吧,一切朕是有计较!
朕看尔等都比较拘谨,那就先好好吃饭。
朕期待未来,尔等能做出自已的成就。
到那个时候,朕将亲自斟酒,敬尔等!”
随着李承乾举起筷子,吃下了第一口菜,百官才拿起筷子。
等百官都开吃之后,十五个百姓才小心翼翼,开始吃起来。
饭后,等宫女把餐具撤下去,李承乾才开口道:“朕深感读文识字的方式,实在是太过于艰辛。
导致若不聪慧者,启蒙五年十年,依旧连常用的字都认不全。
如此方式,我大唐想要文脉昌盛,如何能够做到?
正苦思冥想,忽然想到各国,他们又是怎么读书认字的?
进而,也想到了他们的文字。”
说到这里,李承乾拍拍手,两个他的兵走出来, 扯开一张连起来的大纸,上面写满了东西。
一排文字,一排音标。
看到那一排音标,众臣百思不得其解。
那些符号,他们倒是认出来了,是大唐万国来朝之中,有些国家使用的文字。
不过人家是组合起来的,这个是分开的。
“朕想到,他们能用这类符号,组成一个个词,来表达种种意思,为何我不能?
于是,朕把这些自已称之为字母的东西,分解开来,重新标一个属于我大唐的读音。”
说着,李承乾起身走到这张纸面前,指着第一个字道:“这个是阿,百官都认识,它头上的这个字母,也是读阿!
根据这个原理,百官且看……”
李承乾从单字母的读音,到组合的用法,到音调的变化,到声母韵母的使用一一说来。
百官的眼神越来越亮,表情越来越不可思议。
他们都是聪明人,本身又认字,哪怕李承乾只讲一遍,也全都记住了。
早就不能自已的新祭酒孔玉忠,在李承乾刚刚讲完之后,就起身出列,跪拜高呼道:“陛下,此法一出,您才是当世圣人,甚至当为万世圣人!”
百官也神色激动,谁让他们学习的时候,也受过反切字的苦呢?
尤其是在最开始的时候,学会了这个就忘记了那个,又不是没挨过板子。
有了这套方法,读书识字还困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