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内阁也要作答(1/2)
会试考场内,气氛紧张而压抑,考生们都沉浸在答卷之中。突然,考场后方传来一阵骚乱。一名考生口吐白沫,直挺挺地向后倒去,撞翻了身旁的桌椅,发出一阵刺耳声响。周围的考生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惊到,纷纷转头张望,原本安静的考场瞬间陷入混乱。
“都别慌,保持安静!”监考官员大声呼喊,试图维持秩序,但现场的嘈杂声还是让他的声音显得有些单薄。只见那名晕倒的考生面色苍白,牙关紧闭,情况十分危急。其他考生有的面露惊恐,有的则不知所措,还有人小声议论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朱雄英在考场外通过窗户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他神色微微一紧,但并未立刻行动,只是静静地观察着。他深知,在这种关键时刻,自己若贸然介入,可能会让局面更加混乱。当下,他招手叫来蒋瓛,眼神中透着冷峻与威严,低声吩咐道:“密切关注主考官和吏部官员,看看他们与考场外是否有异常联系,尤其是涉及舞弊的迹象,一刻都不能放松。”蒋瓛领命后,迅速带着手下的锦衣卫悄悄展开行动。他们如同鬼魅一般,在考场周围及相关人员的居所附近布下眼线,严密监视着每一个可疑的动向。
此时,吏部的官员迅速赶到了事发地点。他们经验丰富,没有丝毫慌乱。为首的官员先指挥着旁边的考生将晕倒的考生小心地抬到一旁的空地上,然后立刻有随行的医官上前进行诊治。医官熟练地解开考生的衣领,仔细地为他把脉,又从药箱中取出几枚银针,找准穴位扎了下去。
在吏部官员的有序安排下,考场逐渐恢复了平静。其他考生们在短暂的慌乱后,也都重新将注意力放回了试卷上,继续奋笔疾书。朱雄英看到这一幕,暗暗点头,对吏部的应对能力表示认可。他明白,在这种重要的考试场合,任何突发情况都可能影响考生的发挥,而快速有效的处理至关重要。
随着时间的推移,考试结束的钟声终于响起。考生们陆续交卷,他们走出考场时,脸上带着各种表情,有自信满满、神情轻松的,也有神色沮丧、满脸懊恼的。朱雄英看着这些考生,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这场会试是这些学子们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大明选拔人才的关键环节,容不得有半点差错。
接下来便是紧张的阅卷工作。按照朱雄英之前制定的规则,此次阅卷将按照考生的籍贯分地区进行,并且录取也将根据地区比例来确定。这样的举措旨在平衡南北地区的人才选拔,给予北方饱受战乱影响的学子更多机会。
朱雄英并没有参与到具体的阅卷过程中,他选择做一个旁观者。他相信负责阅卷的官员们能够秉持公正,严格按照既定的标准进行评判,但他更清楚,科举舞弊现象时有发生,不得不防。这几日,他虽表面镇定,内心却时刻紧绷着一根弦,等待着蒋瓛的消息。
蒋瓛那边,带领着手下的锦衣卫日夜侦查。他们乔装打扮,混入考场附近的人群中,仔细观察着主考官和吏部官员的一举一动。他们盯梢官员们的日常出行,监听他们的谈话,甚至连他们与家人、朋友的往来信件都进行了暗中检查。然而,经过一番细致入微的侦查,蒋瓛却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无论是主考官还是吏部官员,都没有与考场外有可疑的接触,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们存在舞弊行为。
蒋瓛将调查结果如实向朱雄英汇报。朱雄英听后,微微皱眉,陷入沉思。他一方面为暂时没有发现舞弊现象而感到欣慰,这说明此次考试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公正;另一方面,他又不敢完全放松警惕,毕竟科举舞弊的手段层出不穷,也许对方隐藏得更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