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古韵(2/2)
暴雨冲垮脚手架那夜,陈凡带人抢修祠堂山墙。探照灯扫过倾斜的屋架时,他忽然扯过装糯米的麻袋:“去粮站调三十吨糯米!熬成浆糊加固榫卯!”
技术员急得跺脚:“传统灰浆要养三个月才能固化!”
“掺入蛋清加速凝结!”陈凡抡起木槌敲打松动的榫头,“故宫修缮队的秘方,糯米灰浆抗压强度提高四成!”
周德海堵在祠堂门口:“糯米是战备物资,动了要挨处分的!”
“我打了紧急调用申请!”陈凡掏出盖着红头文件的批复,“县长特批的,文旅厅专家正在赶来的路上!”
村民围堵镇政府那日,陈凡拖着一车传统工具冲进人群。他当众演示“一麻五灰”的地仗工艺,刮刀过处朽木重焕光泽:“看!老祖宗的技艺比化学涂料耐用百年!”
愤怒的村民抡起斧头要砸吊车,陈凡却横身拦住:“省建筑学院的实训基地落户咱们村,这些老手艺能带火民宿生意!”
手机直播画面里,八十岁的非遗传承人正在演示:“学会‘八宝灰’抹缝技术,一天工钱三百块!”
白露这天的全省文旅大会上,陈凡展开一卷蚕丝加固的明代匾额。当紫外灯照亮修补痕迹时,他突然将匾额浸入水缸:“看!传统鱼鳔胶遇水不脱,抗拉强度超过钢结构!”
专家刚要质疑,陈凡已拨通视频:“国家文物局的检测报告传过来了,达到馆藏级修复标准!”
签约仪式上,周德海摸着非遗培训合同哽咽:“差点当柴火烧了的旧手艺,比新瓷砖还金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