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叶格林的思政课(2/2)
今天来参加战后总结大会的人很多,他们当中有些是上完了全部政治课的政工干部,有些是上了一部分课还没有结业的先进战士,当然也有像是铁臂波尔夫这种刚从扫盲班出来的战士。
蹲坐在奥尔加堡广场上听叶格林上课的人很多,但无一例外他们都被叶格林的话给深深吸引住了。
“我们的敌人要远比我们强大,这迫使我们必须用更先进的生产方式才能够与他们抗衡。”
“那么这更先进的生产方式该怎么来呢?”
“根据的我的观察和想法,在生产关系那边需要我们创新探索出更少内耗、没有剥削的新关系,而生产力这边就两个东西,劳动者和劳动工具。”
“所谓的劳动工具也包含了科学技术,但是我们现在还没那个能力玩得起科学,所以就只能在劳动者这方面多下点功夫了。”
叶格林尽量将呆板的理论讲成大家都能听得懂的话,前排的小同志们也都拿着小本子不停地记录着他说的内容。
“现阶段我们面临的问题是,科学技术没法提升、劳动者数量没法增加,那么我们在劳动力增加这块就没有办法去做加法了,没法去提升它原本的数值。”
“那么就只能去做减法,把多余的、跟劳动没有关系东西都给它减掉,这就叫做解放劳动力。”
叶格林挥舞着手臂讲述着自己的理论,他举起了更加实在的例子。
“就好比大家以前在工厂遇到的一些老板,他们自己不干活,连管理也不会,都是交给工头和经理去干,自己只负责躺着收钱。”
“那么请问这个老板他对于劳动有什么作用,他对于工厂有什么作用?”
“答案是没有作用,因为有他没他我们照样上班、工厂照样运行。”
“他就一个收租的,他能够什么本事嘛,大家说对不对啊?”
“对!!”
一时间会场上响起了震天响的欢呼声,叶格林之前说的那些理论对于一些同志来说还是太高深了一些,但是这个简单浅显的例子他们却是听明白了的。
因此当叶格林把工厂主的例子给平替到地主、庄园主头上的时候,工人出身的同志立刻就对农民共情了,反之亦然。
看到台下的同志们反响激烈,叶格林在台上说道:
“所以在了解了这些理论推演之后,大家在想想我一开的那个问题,以及之后的问题。”
“我们本次的战役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为什么希德罗斯革命的希望一定要在广袤的农村当中?”
这个问题让在场的大家都沉思良久,有人试着回答着他的问题,但最终的答案都过于片面。
叶格林对此也不气馁,他就像是一个老师一样看着自己的学生苦思冥想,在确定了他们想不出答案的时候才给出了解答。
“还是那个问题,矛盾啊。”
“在城市和农村都有着尖锐矛盾的情况下,农村矛矛盾是相对单一和普遍的。”
“这对于我们来说是相对利好的,我们是一支年轻的队伍,要想处理好城市里复杂的矛盾,我们暂时没有那个能力,敌人也不会给我们这个时间。”
“而农村就刚刚好,这里现阶段所有的矛盾都概括成一个东西,那就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