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没有答案,你怎么答?(1/2)
“真有节目效果啊,这下一次性来两个抢答的!”
“林清也忍不住了?”
“我就知道!我从一开始就说过了,像是林清、李魁这些人,他们也不是没有能力抢答,只是在他们那个分组里是没有必要的,现在被林舟这么一逼……你们看这不开始了?”
“等下会不会李魁也加入到抢答环节?”
“这下真有好戏看了。”
“……”
直播间的观众们看着眼前直播画面呈现出来的这一幕别提有多开心了,看综艺不就是图个热闹么?
不等他们说上几句。
宋洋的声音响起:“这一次林清选手和林舟选手都是抢答啊,不过,从结果上来看,林舟选手更快一步呢。”
说着,宋洋看向了林舟,问道:“林舟选手,请说出你的答案。”
“好的,主持人。”
林舟点点头,随后说出了自己的答案:“B。”
说罢,他紧接着解释道:“刚刚的动画短片其实说的就是李白,民间有传言,说李白是因为在水中捞月而亡,但其实,他是不可能写到他自己是怎么死去的,但老百姓认为他必须生生死死都跟月亮在一起。”
“《唐樜言》就说李白当时是穿着锦袍,然后游采石水中,在采石矶那里玩,然后在水中看到了月亮的影子,他这个所谓的‘谪仙人’就忍不住去拥抱月亮,然后抱着月亮就沉入了采石江中。”
“如此一来,李白就是真正的‘谪仙人’了,从天上来,回天上去,这是民间老百姓集体塑造的一个最美的想象。”
“诗也由此得来,‘投的江心波底月,却归天上玉京仙’。”
“既有月亮,也有李白,而且还有一个李白的下落。”
“我们再看月亮的时候,其实不仅看到了嫦娥,不仅看到了玉树,不仅看到了玉兔,不仅看到了吴刚,其实我们心里还都觉得应该也要看到李白。”
林舟三两句话便是将这答案给解析了出来。
听得宋洋都忍不住轻轻鼓了鼓掌,点头表示赞许。
更别说直播间的观众们了。
“林舟说的真好啊!”
“我之前看他直播切片的时候就看到他经常说这些文学性的东西,没想到能在诗词大会比赛的直播里也听到,有意思。”
“就说人家这脑子是怎么长的吧,能记下来这么多的东西。”
“能抢答不是没有理由的,你看看,给解释的多好啊。”
“行了,林舟这么一解释完,也不用去琢磨到底他答没答对了,答案显而易见啊。”
“……”
公屏上的弹幕纷飞。
这时,宋洋的说道:“好,林舟选手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以及他对这道题的理解。”
“那先让我们看下C选项。”
“C.君今失意还山窟少棱诗集如明月。”
“正确答案是……”
说到这里,宋洋话锋又是一顿,随即朗声道:“是B,月亮对于大夏的诗歌来说,它不止是一个意象,它是一个终极的母题,其实从《诗经·陈风·月出》开始,月亮的这个意象在大夏的文化里面就被不断地放大,在诗歌里,月亮和文化的助力百川归海,而李白是大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所以,他的诗中有无穷无尽的美丽月光。”
“李白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我想这一轮月亮,李白当年肯定是看过的,我们现在也在看着,后世也将继续看着。”
“……”
洋洋洒洒的做了一番总结,宋洋紧接着出题:“好,接下来就让我们开始第三题的作答。”
“三队选手请听题。”
“白居易:‘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白居易用这么大的裘是要做什么?”
“A.类似……”
宋洋的选项答案连一个还没等说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