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红楼之十二钗我全都要 > 第286章 陛下何故谋反?

第286章 陛下何故谋反?(2/2)

目录

常威出宫后,就迅速出城调来一千耀武营将士,然后以史鼐是待罪之身,其麾下不再适合驻守西直门,于是拿着承平帝的御令强行接过西直门的防务。

得到消息的太上皇立即以牙还牙,让水溶调来一千兵马接管史鼎麾下驻守的东直门。

是夜寅时,正是黎明前兆,常威悄然出现在西直门,并迅速将这里的一千将士集合起来。

随着一声令下,众将士沿着西直门大街往城内而去,在新街口转向南面的西四牌楼北街一路南下,然后经西四牌楼后进入西四牌楼南街。

行了不远,竟直接转向往东面的西安门大街而去,而这里是通往皇城方向。

一些明白过来的将士顿时心惊不已,但没人出声,更没有停滞不前。

与此同时,戴权带着一队宫人来到西安门,拿出一块令牌对守卫的禁军将领道:“把门打开。”

这将领以为戴权是有事出宫,便一挥手,让麾下将门打开。

可戴权一行走到宫门处时,却直接停下了。

正在疑惑间,立即有禁军士兵指着门外道:“宫外有人过来了。”

那将领隐约间看到人还不少,顿时一惊,连忙对戴权道:“来人不明,公公快退回来,赶快将宫门关上。”

戴权却不为所动,那将领立即追问道:“公公这是何意?”

戴权沉声道:“你只要当着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自有你的一份功劳在。”

“否则,你就来杀了咱家。”

那将领顿时脸色大变,也意识到了什么,可事发突然,他一时间,竟有些手足无措。

毕竟,只要一念之差,就是万劫不复。

可是,还不待他想清楚,常威已经一马当先的冲到了宫门前。

“靖国公……”看到来人是常威,他瞬间熄灭了其他心思,不敢再阻拦。

因为他很清楚,自己这些人根本挡不住勇冠三军的靖国公。

与其现在就成为刀下亡魂,还不如跟着冒险一搏了。

于是,立即命令麾下让开宫门。

很快,一千耀武营将士汹涌而至,常威和戴权对视一眼。

他留下两百人守住西安门,以防有人去通风报信,然后和戴权一起迅速向宫内而去。

戴权又用同样的方式打开了西华门,常威率军涌入,先到大明宫接上早已经准备就绪的承平帝,然后直奔太极宫而来。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很快引起了太极宫禁军的注意,他们震惊的同时,连忙死守宫门。

“朕要见太上皇,都给朕让开。”承平帝大喝。

“陛下要见太上陛下,何须如此劳师动众?还请陛下先令外军退下。”

承平帝立即不耐烦了,大喝道:“朕最后给你们一次机会,赶快让开,朕恕你们无罪。否则,休怪朕无情。”

可这些人也是太上皇信任的心腹,哪是那么容易背叛的?所以,依然无动于衷。

承平帝毫不犹豫的对常威下令道:“消灭他们。”

常威却是拱手低声道:“陛下,皇宫禁地,还是尽量不要出现流血之事为好,微臣愿意进去劝太上陛下遵从陛下的意愿。”

一向果决的他在这种关键时候还在犹豫,是有些犯大忌的。

不过,承平帝却并没有生气,心里反而有些欣慰。

因为他将常威和耀武营放进宫来,也是有些担心的。

毕竟,常威一人就如此勇武,再加上百战不殆的耀武营,整个皇宫里的禁军恐怕都不是对手。

万一常威起了什么异心,后果将不堪设想。

但是,为了调动最小的兵力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常威和耀武营是最合适的。

再加上之前常威没有表现出任何异心,权衡之下,才决定一试。

如今常威对太上皇都尽可能的避免动手,承平帝自然感觉自己的选择是无比正确的。

不过,他还是道:“没时间了,万一水溶等人得到消息,整个神京城将血流成河。”

“快执行命令。”

常威微叹一声,这才躬身应令道:“是。”

随即,便不再迟疑,大喝一声:“杀。”

此时,被惊动的太上皇在裘世安的服侍下,穿上衣服来到前殿,正准备出到殿外与自己那个叛逆的好儿子好好对峙一番,却是听到一阵喊杀声突然响起。

太上皇整个人瞬间呆愣在原地,知道这个逆子终于走到了这一步,现在已经无法挽回了。

他默默的转身,一步一步走到上方的龙椅前,缓缓坐下。

约一刻钟后,外面的喊杀声逐步减小,直到完全停止。

随着一阵脚步声,承平帝在常威和戴权一行的簇拥下,踏入殿中。

看到偌大的殿中只有太上皇和裘世安二人,常威手一挥,让麾下将士都退到了门外,而他自己也只是站在门口,没有跟随承平帝一起走到殿中央。

父子二人四目相对,竟一时无言。

稍一会儿之后,太上皇神色平静的问道:“陛下何故谋反?”

“谋反?”承平帝微微一怔,随即哈哈大笑道:“谋反,是啊,谋反,朕这个皇帝还要谋反。”

随即,他的笑声一止,大喝道:“可这都是你逼的。”

“父皇,你既然已经是太上皇了,那就应该好好的颐养天年,为何还要死死的抓着权力不放?”

“已经整整十五年了,你真要让我当一辈子的傀儡皇帝吗?哪有这样的太上皇?”

这一刻,他将十几年来积蓄的不满,一股脑的发泄了出来。

太上皇没有多言,只是问道:“那你今日是为了弑父而来了?”

承平帝连忙道:“请父皇移居太安宫,这样父皇还是朕的好父皇。”

潜在的意思,如果太上皇不照办,那就另说了。

太上皇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

否则的话,这个已经几近疯狂的逆子真的什么事都能够干出来。

于是,在沉吟了一下后,便吩咐裘世安道:“扶朕去太安宫吧。”

“是。”裘世安悲泣出声。

今年是乙巳年,后世便称此次事件为“乙巳宫变”。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