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我老婆是东晋第一女魔头 > 第39章 灶神爷和山神娘

第39章 灶神爷和山神娘(1/2)

目录

庐江郡南邻长江,东靠巢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富庶之地。

这里距离建康不过三百余里,诞生过周瑜、左慈等著名的人物,是名副其实的天下名郡。

马车沿着官道前行,道路两侧水田遍布,稻谷青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一次的目的地不是郡城,而是城外大约二十里处的村落,那里有一座山,名为灶孔山,因有巨大的天洞像灶孔而得名,时常引得文人墨客过来采风赏景。

经过一天一夜的走走停停,唐禹和喜儿终于在八月初二的黄昏,到达了目的地。

可看到山下村落的时候,唐禹还是有些震惊。

什么鱼米之乡、富庶之地,简直连贫民窟都不如,破落的草房比比皆是,偶有几间泥瓦房也是残破不堪,四处漏风。

农户们衣衫褴褛,或者干脆就不穿衣服,裸着上身聚集在一起,似乎要做什么事。

部分人穿着草鞋,更多的人是没鞋穿,光着脚踩在地上,面黄肌瘦,身影佝偻,像是一头头恶鬼,死盯着唐禹两人。

他们似乎有些害怕,把小孩子护在身后,全神戒备。

唐禹看向四周,田里依旧种着稻谷,发黄的稻苗意味着很快便要丰收,与这里的贫苦似乎完全不相符。

他忍不住低声道:“怎么回事?我看这里庄稼也种得好,官道也维护得不错,怎么百姓穷成这样?”

喜儿则是有些诧异地看向唐禹,道:“地又不是他们的,庄稼好不好,与他们何干?”

“我说过了,出了建康城,你才会知道建康城的好。”

“那里繁华,歌舞升平,外边却直接就是修罗炼狱。”

说完话,喜儿从身上掏出几个铜钱,大声道:“来个人问话!有赏钱拿!”

话音落下的瞬间,无数人对着他们冲了过来,那阵仗像是打仗一般。

“夫人!夫人问小人!小人什么都知道!”

“大人,大人可怜可怜我吧,我们两天没吃东西了。”

无数的喊声如山崩海啸一般席卷而来,伴随着无数人被踩踏,伴随着幼童惊慌的啼哭,这安静的村落,破落的地方,像是迎来了最热闹、最有希望的时刻。

官道并不算宽,两侧又是水田,人们挤着过来,喊着,伸着手,像是从深渊里冒出的怪物,试图把人拉下去。

唐禹脸色僵硬,看到这一幕,一时间都反应不过来。

喜儿则是面色一冷,运着内力呵斥道:“都给我闭嘴!你们两个过来!其他的滚远点!当心打断你们的腿!”

她像是一个神明,仅仅是一句话,就吓得其他人纷纷倒退,想上前又害怕,只能渴望地看着这边。

而被她指着的中年男人和他的小女儿则是待在原地,一副中大奖的模样,谄媚地跪着,磕着头。

喜儿扔了个铜钱过去,淡淡问道:“这里是不是有山神祭奠仪式啊?什么时候开始?去哪里祭奠?”

中年男人捡了钱,兴奋无比,喘着粗气说道:“夫人,我们要拜灶神爷和山神娘,我们天黑了去,我们昨天也拜了,拜了好些时候了,五六天了。”

显然是没读过书的,说话也没逻辑,但大致还是把意思表达清楚了。

喜儿看着四周,觉得有些嘈杂,于是沉声道:“上马车!先离开再说!”

她拉着唐禹上了马车,而中年男人却不敢上来,弯着腰拉着女儿的手,跟在马车旁边。

唐禹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

但喜儿直接打断了他的念想:“别想着让他们上来,他们不敢。”

唐禹道:“为什么?”

喜儿冷笑道:“皇帝让你去坐龙椅,你敢坐吗?他们清楚自己的身份。”

唐禹被噎住了,一时间找不到话说。

他看到了马车内壁缝制的软包,看到了小案几上的精致果盘,盘子里装着荔枝、梨和红豆点心。

再掀开帘子,中年男人走得脚步飞快,像是获得了无穷的力量,死死攥着那一枚铜钱。

六七岁的小姑娘跟在身后小跑着,咧着嘴带着笑意,赤裸的脚踩在泥上,残破的麻衣露出了细小的手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