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垄断草木灰(二)(1/2)
收购草木灰是大事?
主管大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只是简单回应了一句:“知道了。”
小王汇报后主动了联系了供销社,让他们帮忙收购草木灰。
但供销社也不敢怠慢一秘,第一时间给全国下发《关于大力收购草木灰的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地供销社结合本地实际,设立草木灰收购点,收购出来的草木灰运到锦秀农垦指定的地点(农垦要出运费)。
“听说了吗?供销社收草木灰!一斤两毛呢!” 村口老槐树下,几个妇女围坐在一起纳鞋底,刘婶压低声音,“我家隔壁的张老三,上周拉了半车灰去,换了二十多块钱!”
王桂兰手上的针停在半空,纳了一半的鞋底歪在腿上。
“真的假的?这灰还能换钱?” 她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
刘婶拍了下大腿:“骗你干啥!供销社的告示都贴出来了。不过现在啥都贵,这草木灰换的钱,买盐和面都得精打细算。”
“可不是嘛,” 另一个妇女接过话茬,“我上个月去供销社,盐都涨到八毛一斤了,白面更是一块二,家里人口多的,吃两顿面就得花掉好几块,日子真难啊。”
王桂兰眉头紧锁,想起家里米缸见底的模样,心里一阵发紧。
她第一时间赶回家,翻看自家院子有多少草木灰。
她惊喜的发现,居然积攒了一大堆。
因为平时灶台灰收集起来,堆放在院子角落的灰堆里,待积累到一定量后,在播种或施肥季节,准备将它撒在农田、菜园中。
她喃喃自语,“娃的学费就有着落了,说不定还能买上点面,给娃煮碗热乎的面条。”
“婶子,这筐草木灰称好了,十三块二毛五。”
供销社的老李头推了推老花镜,把零钱递过柜台。
王桂兰粗糙的手在围裙上擦了擦,接过钱时指尖还沾着灰烬,
“谢谢老李。”
“你家柴火还够烧?”
老李头往账本上记着数,抬头瞥见王桂兰补丁摞补丁的袖口。
她苦笑一声:“后山拾的枯枝早没了,昨儿把灶膛里半干的麦秸都烧了,连房梁上挂的干玉米杆都掰下来烧了。
不赶紧攒灰换钱,往后吃饭都成问题。” 话音未落,外头突然传来小孩的哭声。王桂兰脸色骤变,抓着钱就往外跑。
供销社门口,她七岁的儿子蹲在地上,膝盖渗着血。
“被石头绊的……” 孩子抽抽搭搭,“娘,我疼。”
王桂兰眼眶泛红,摸出五分钱买了块水果糖,剩下的钱攥得发皱。
“再忍忍,等下个月攒够草木灰,给你买新布鞋。现在盐和面贵,咱得省着花,等换了钱,娘给你煮白面疙瘩吃。” 她把孩子背在背上,脚步踩过满地白霜。
另一头,张建国蹲在供销社墙角,面前堆着五麻袋草木灰。
“同志,我这灰烧得透,您看能不能多算点?” 他声音发颤,怀里还揣着医院的缴费单。会计翻了翻账本:“一斤两毛,这五袋共二十块。”
“二十块……” 张建国喃喃自语,额头上的汗珠滚进灰堆。妻子重病住院,家里能卖的全卖了,连过冬的棉被都当了。
“同志,我婆娘还等着买药”
他喉结动了动,“能不能先支些钱?这点钱,交完药费,买盐和面都得掂量着,日子实在难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