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拒绝讨价还价(1/2)
乌图尔猛地站起身,怒气再也压抑不住,他将手中的国书狠狠摔在地上。信笺在空中翻滚了几下,最终落在冰冷的石板上,发出“啪”的一声轻响,打破了大殿的死寂。他瞪大眼睛,胸膛剧烈起伏,声如雷霆般吼道:“这算什么东西!弼麟国竟敢提出这种条件,他们是想让我北乌国亡国吗?”
大殿内鸦雀无声,群臣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开口。国书的到来早在几个时辰前就传遍了王宫,弼麟国信使送来的这份文书,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乌图尔喘着粗气,目光如刀锋般扫过殿内,最终停在站在左侧的丞相身上。这位年老的丞相头发花白,面容憔悴,此刻正低头盯着自己的靴子,似乎恨不得钻进地缝里。
“丞相,你来说说,这国书里到底写了什么?”乌图尔的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耐,声音低沉却充满威压。
丞相颤巍巍地抬起头,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地弯下腰,捡起地上的国书。他抖了抖信笺,声音有些发颤地念道:“弼麟国皇帝陛下致北乌国国王陛下:贵国连年战败,国力衰微,我朝仁慈,不愿生灵涂炭,愿与贵国议和。然议和需有条件,以下八条,贵国须全盘接受,方可罢兵息战。:第一,借地,北乌国租借以下领土给我朝,期限五百年;第二,驻军,我朝在北乌国境内驻扎军队,地址具体为如下;第三,赔款,北乌国要赔偿我朝的战争损失,明细如下;第四,裁军,北乌国必须削减兵力,详细如下;第五,交出挑起战争的元凶;第六,加税,需向我朝缴纳税收,明细如下;第七,纳捐,北乌国必须进贡,以示臣服,每年进贡清单如下;第八,遣送质子到弼麟国学习。”
念完后,丞相额头上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他小心地将国书放在一旁的案几上,低头退回原位。乌图尔听完,脸色更加难看,他猛地一掌拍在王座扶手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割地、赔款、裁军、驻军……这哪是议和,分明是要我们俯首称臣!他们还想要质子,这是要把刀架在我们的脖子上!”
殿内的大臣们终于忍不住开始窃窃私语,有的皱眉摇头,有的低头沉思。乌图尔环顾四周,目光落在右侧的将军图尔汗身上。图尔汗是北乌国的猛将,身材魁梧,满脸络腮胡子,常年征战沙场,此刻却也眉头紧锁,显得心事重重。
“图尔汗,你说,我们该怎么办?”乌图尔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期待,似乎希望这位战将能给出一个解决的办法。
图尔汗上前一步,抱拳道:“陛下,弼麟国欺人太甚!这些条件条条都是要削我朝根基。我军虽连年作战,但并未伤及根本,若拼死一战,未必没有胜算。”
乌图尔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但随即又黯淡下去。他何尝不知道北乌国的现状?连年征战,国库早已空虚,士兵疲惫不堪,粮草也所剩无几。更何况,弼麟国的军队已经将基渚城围得水泄不通,铁桶般的包围让北乌国几乎无路可退。他苦笑一声,摇了摇头:“拼死一战?谈何容易!弼麟国的赵武将军骁勇善战,我军已在他手下吃了多次败仗。如今他们兵临城下,若再战,恐怕基渚城都保不住。”
大殿再次陷入沉默。丞相轻咳一声,小心翼翼地开口:“陛下,或许我们可以派使者与弼麟国谈判,试着放宽一些条件。比如赔款分期支付,驻军人数减少……”
乌图尔冷哼一声,打断了他:“你以为弼麟国会同意?他们现在占尽优势,恨不得一口吞了我们。我们若示弱,他们只会得寸进尺。”
丞相低头不语,心中却暗自叹息。北乌国如今进退两难,若不接受条件,战争继续,国破家亡在即;若接受,则国力大损,沦为附庸。他偷偷瞥了乌图尔一眼,见国王脸色阴晴不定,显然也在权衡利弊。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的声音打破了沉寂。乌图尔的侄子乌尔泰站了出来,他身材瘦削,眉眼间却透着一股机敏。他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陛下,臣有一计,或许能为国家争取一线生机。”
乌图尔眼睛一亮,急忙问道:“快说!”
乌尔泰不慌不忙道:“我们可以先假意接受条件,但要求弼麟国撤军后再履行条约。这样,我们能争取时间,暗中备战,甚至联络他国援助。”
乌图尔听后,沉思片刻,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好,就这么办!先稳住弼麟国,待他们撤军后,我们再谋后路。”
殿内的大臣们纷纷点头,觉得这是眼下唯一的办法。乌图尔挥了挥手,语气稍缓:“传令下去,准备派使者前往弼麟国军营,商讨议和事宜。”
北乌国的都城外,天色渐暗,风卷着尘土在城门前打着旋儿。乌尔泰带着一队使者,骑着快马,匆匆离开王宫,朝着基渚城外的弼麟国军营赶去。这支使者团由乌尔泰领头,几位经验丰富的外交官随行,他们怀揣乌图尔的亲笔信,信中表示愿意接受弼麟国的议和条件,但希望能就细节进行商谈。
马蹄声在官道上回荡,乌尔泰骑在马上,眉头紧锁,心中忐忑不安。他知道,弼麟国此次来势汹汹,提出的八条条件苛刻无比,谈判绝非易事。但他也明白,这是北乌国最后的希望,他必须全力以赴,哪怕只能争取到一点喘息的空间。
一路上,乌尔泰脑中不断回想着国书的内容:割地、赔款、裁军、驻军……每一条都像一把刀,割在北乌国的命脉上。他握紧缰绳,心中暗自发誓,无论如何也要让弼麟国松口,哪怕只是一点点。
夜幕降临时,使者团终于抵达了基渚城外的弼麟国军营。远远望去,军营灯火通明,巡逻的士兵来回穿梭,戒备森严。乌尔泰深吸一口气,翻身下马,整了整衣袍,带着使者团走向主帐。
帐外的卫兵拦住他们,盘查了一番后,才放行。乌尔泰迈进主帐,迎面便看到赵武将军坐在主位上。赵武身材魁梧,面容冷峻,眼中透着一股久经沙场的锐利。他身旁站着几位副将和谋士,见乌尔泰进来,赵武微微点头,示意他坐下。
乌尔泰行了一礼,恭敬地说道:“赵将军,我是北乌国使者乌尔泰,奉我国国王之命,前来商讨议和事宜。”
赵武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声音低沉:“国书你们看过了吧?条件写得清清楚楚,有什么好商量的?”
乌尔泰心中一紧,但他强自镇定,微笑道:“赵将军,我国国王愿意接受贵国的议和条件,但希望能就一些细节稍作调整,以确保双方都能满意。”
赵武眉头一皱,语气中带着不耐:“细节?什么细节?国书上写得明明白白,没有商量的余地。”
乌尔泰连忙解释:“赵将军,比如赔款的数额,百万两白银对我朝来说太过沉重,我们希望能分期支付,每年支付一部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