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岁露论(1/2)
中医小课堂之《灵枢·岁露论》
小岳:(满脸笑容,摇头晃脑)今儿个啊,我跟老孙给大伙来段特别的相声。
老孙:(好奇)怎么个特别法儿?
小岳:咱聊聊中医里的《灵枢·岁露论》,这可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
老孙:哟,那可得好好说道说道,不过这可不容易,我就跟着你,你可得讲明白喽。
小岳:(清嗓子,模仿古人语气)话说这黄帝问岐伯,《经》言:“夏日伤暑,秋病疟”。疟之发以时,其故何也?
老孙:(配合惊讶)哟,这黄帝问得挺专业啊,这是啥意思?
小岳:就是说啊,夏天被暑气伤着了,秋天容易得疟疾,而且疟疾发作还很准时,黄帝就问为啥。
老孙:(点头)是得问问,这是为啥呢?
小岳:岐伯就回答啦,邪客于风府,病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常大会于风府,其明日,日下一节,故其日作晏,此其先客于脊背也。
老孙:(皱眉)这说得跟绕口令似的,能说明白点不?
小岳:(比划)就是说那邪气从风府这个穴位进去,沿着脊梁骨往下走。人体的卫气一天一夜在风府这儿集合一次,第二天呢,卫气就往下走一节,所以疟疾发作时间就往后推,因为邪气一开始就在脊背待着呢。
老孙:(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么回事,还挺有道理。
小岳:(接着说)故每至于风府则腠理开,腠理开则邪气入,邪气入则病作,此所以日作尚晏也。
老孙:(跟上节奏)又来一段,这又啥意思?
小岳:就是卫气到风府的时候,人的皮肤毛孔就张开,邪气就趁机跑进去,病就发作了,所以发作时间越来越晚。
老孙:(惊叹)嘿,古人观察得还挺仔细。
小岳:还有呢,卫气之行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一日下至尾底,二十二日入脊内,注于伏冲之脉,其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其气上行,故其病稍益至。
老孙:(瞪大眼)这一串下来,我都快晕了,这又咋讲?
小岳:(耐心解释)卫气从风府往下走,二十一天走到尾骨,二十二天进入脊内,流到伏冲脉,再走九天,从缺盆穴出来往上走,所以发病时间就一天比一天早。
老孙:(竖起大拇指)你还真能讲明白,厉害!
小岳:(得意)那可不。再后来黄帝又问啦,卫气每至于风府,腠理乃发,发则邪入焉。其卫气日下一节,则不当风府,奈何?
老孙:(跟着好奇)对啊,卫气不在风府的时候,病咋还发作呢?
小岳:岐伯就说啦,风府无常,卫气之所应,必开其腠理,气之所舍节,则其府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