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获奖瞬间(1/2)
自东西德合并起,时间已经走过了快十年,现在的柏林街头早已没了当时的严肃。
街边随处可见结伴而行的年轻情侣,不过像周洛这样两边各一个女伴的人是非常罕见。
一路上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
李小染和高媛媛则叽叽喳喳的讨论起来,看什么都新奇。
周洛享受这种松弛感,在陌生的城市体验完全没见过的风景。
虽然柏林电影节期间,柏林的气温很冷,不过仍然是有相当多的游客在往柏林汇聚而来。
还有数百家媒体,有些和电影节官方合作,有些则是碰碰运气,都抱着同样的目的来到了柏林。
西影厂的人脉关系还是很有用,提前从柏林官方得到了媒体名单。
柏林在商业化方面做得不如戛纳成功,没有戛纳那么火爆的电影交易市场。
虽然周洛和西影厂已经投入了不小的精力来宣传《我爱你》。
不过当前柏林热度最高的电影并不是《我爱你》,而是去年在奥斯卡折戟沉沙的《细细的红线》。
西恩潘的号召力确实强,96年柏林,97年戛纳、98年威尼斯,三年连续拿下了欧洲三大影帝。
属于是娱乐小说都不敢这么写的程度。
周洛的财力也和20世纪福克斯没法比,不过问题不大。
周洛带着李大白和高媛媛来了个柏林七日游,大大小小接受了二三十家媒体采访,到处蹭蹭。
周洛拿《我爱你》参加柏林电影节,属于是摸准了柏林的脉。
虽然东西德已经合并,不过柏林的政治氛围并没有消散,反战题材、反映社会问题等等,都是柏林的心头所爱。
时间很快来到了2月10日,王学圻也在昨天准时来到了柏林。
不得不说,背靠大树确实好乘凉。
去年在戛纳,周洛借个礼服都要自己去谈。
今年不用周洛多说,西影厂的代表就联系过在当地相熟的店铺,准备好了红毯礼服。
“王老师,这次来柏林和上一次来柏林有什么不同感受啊?”
在开幕式即将开始之前,周洛转头问向身边的王学圻。
王学圻心情很好,笑呵呵的回答道:
“上次还是和何平导演一起来的,这一晃都三年了。”
“周导,我看这次声势很大啊,我看今天好多人都在看我们。”
周洛对王学圻说道:
“花了这么多钱,肯定得有点动静啊,总得听个响不是。”
“这次西影厂的面子够大,给我们排的是晚上的黄金时间。”
“王老师你等会可得走帅一点,我刚看见国内来的记者了。”
王学圻闻言,一边低头整理衣服,一边回答道:
“哟,那是得注意一下形象”
《我爱你》这次来的人突出一个少,不算李大白的话,就周洛和王学圻、高媛媛三个人。
主要是今年柏林电影节时间刚好挨着过年,加上演员也少,这就造成了红毯上的一道奇景。
拢共四个人一起走的红毯,这吸引了不少记者的注意力,也消耗了他们不少菲林。
周洛和王学圻都不是第一次走红毯,神态自如。
高媛媛则是满眼只有周洛,基本无视了红毯两边的记者。
李大白虽说去过美国,不过走红毯这种阵仗还是第一次。
周洛在和红毯边上的观众打招呼的时候,注意到李大白的紧张。
索性停下了脚步,左手将她拉了过来。
记者们看到这种情况,镜头当即对准了周洛,拍摄下了这一名场面:
周洛左手拉着李大白,右臂挽着高媛媛。
周洛小声的对李大白说道:
“小染,你以后可是要见大场面的人,走个红毯就腿软了?”
李大白没有出声,不过越握越紧的手表明了她的心境依然不平静。
“安心,别紧张,相信我。我们闭幕式还会再走一次的!”
周洛轻轻捏了捏她的手,示意她放松一点,脚下也加快脚步,进入了会场。
柏林电影节的开幕致辞很快,没有过多的客套,一小会就直接结束了。
紧接着的是开幕影片的放映,柏林选的开幕影片很有意思。
明明《莎翁情史》在奥斯卡上大杀四方,柏林却表示我不吃你这一套,我们老德意志人,讲究的就是一个独立自主。
柏林开幕影片的选择是《细细的红线》。
电影缓慢的播放着,王学圻看着西恩潘的演技不住地点头,小声的和周洛交流道:
“周导,你说西恩潘这次有没有可能再拿个影帝?”
周洛低声答道:
“我不看好,西恩潘在里面不算特别突出,而且德国人也没那么大方。”
“我估计这次影帝是没他的份。”
“不过金熊不好说,《莎翁情史》在柏林吃不开。”
《细细的红线》质量着实不差,泰伦斯马利克的导演水平也充分发挥了出来。
放映结束后,场内响起了阵阵掌声。
周洛几人起身鼓掌,高媛媛有点心里没底,小声的问周洛:
“周导,这电影好像特别受欢迎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