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经营开州三(2/2)
“辛县令,荒地之事我已知晓,如此说来,倒是我错怪你了,不过这问题已然存在,不知你可有解决的良策?”
辛咏卷见谭威态度转变,心中暗自松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希望,拱手说道:
“卑职打算采用‘淤田’之法,引西河水来改善土地状况,黄河水携带大量泥沙,若能借着汛期,通过支流引入浚县的沙地与洼地,待泥沙沉淀,便能使土壤肥沃起来。”
他一边说着,一边走到书架旁,抽出几卷古籍,翻找片刻后,指着上面的记载说道:
“上官请看,《史记》中便有相关记载,战国时期,人们便已懂得利用河水淤灌改良土壤。到了唐代,这一方法更是得到广泛应用,诸多地方通过淤田,使得贫瘠之地变为沃土。下官想着,咱们浚县也可借鉴此法。”
谭威走上前,目光扫过古籍上的文字,微微点头,认可了辛咏卷的想法,但他心思缜密,旋即眉头又皱了起来,沉声道:
“辛县令,这淤灌之法虽好,可若在汛期进行,河水湍急,存在河堤决口的巨大风险,一旦决堤,百姓又将遭受洪灾之苦,此事还需谨慎斟酌。”
辛咏卷听闻,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他没想到谭威能如此敏锐地指出问题关键,犹豫片刻,辛咏卷坦言道:
“上官明鉴,卑职此前也考虑到这一点,卑职曾向上任开州府台提过此策,却未被同意。卑职一心想为浚县百姓谋福祉,便打算先私下尝试,若能成功,再向上官禀报。没想到上官如此开明,卑职实在惭愧。上官博识,卑职钦佩,若上官不嫌弃,可称卑职‘辛郎’,以全学生求教之诚意。”
谭威看着辛咏卷,神色变得柔和了很多,看来这小子也不傻,人情世故还是有些的,随后话锋一转道:
“辛郎,我理解你一心为民的想法,可擅自作主、克扣难民粮食,此乃大错,政令惟一是法也是则,不能因一隅之益而毁满盘基业。难民们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粮食便是他们的救命稻草,怎可随意挪用?”
辛咏卷闻言,面露愧疚之色,低下头去说:“上官教训得是,卑职知罪。”
谭威思索片刻后缓声道:
“念你初犯,且事出有因,此番便功过相抵,不予处罚。但你需明白,往后行事切不可如此莽撞。当下难民之粮绝不能再动,这是底线。至于明年淤灌所需物资,可从各县调用,不过你必须尽快拿出详细可行的办法,包括如何防范河堤决口、具体的实施步骤等。”
辛咏卷抬起头,眼中满是感激:
“上官放心,卑职定当竭尽全力,明日一早,便将补齐难民粮食,同时即刻着手制定淤灌的详细方案,不日便呈于上官审阅。”
二人又就一些细节问题商讨了许久,不知不觉,天色渐暗,谭威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这才感觉到腹中一阵饥饿,辛咏卷见状,一拍脑门,满脸歉意地说道:“哎呀,瞧我这记性,竟把上官一行的晚饭给忘了。实在对不住,卑职这就安排人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