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礼仪三问,惊世三答(2/2)
他今天还是太过冒失了!
可事已至此,他也只能期待李显在接下来的两问当中占据上风。
定了定神,韦玄贞死死盯着李元轨。
而此刻的李元轨则是神情不变,淡然道:“豫王殿下所言不虚,既有先例在前,自然应该采用。”
此言相当于宣布李旦获得第一问的胜利!
不等众人反应过来,李元轨的第二问在众人诧异的眼神中响起:
“二圣灵前当陈何器?《周礼·春官》载'祭祀共明水、明火',然则陛下、天后同穴而葬,礼器可需增损?”
“当用太牢九鼎!”
输了第一问的李显嗓音已有些嘶哑,急切回道:“《礼记·郊特牲》云'鼎俎奇而笾豆偶',天子用九鼎……”
他的话被李旦无情打断。
“九鼎乃祭天之物。”
李旦双目直视李显,缓缓说道:“《春秋左传·宣公三年》载'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此乃天命所归之器。”
他忽然转身直视群臣,朗声道:“然则父皇谥'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母后谥'则天大圣皇后',双圣同尊,当以周公分陕故事。”
满殿哗然中,李旦朝李元芳示意。
李元芳上前,双手奉上一个漆盒。
李旦从漆盒取出一对青铜斝:“此乃本王亲自督造之阴阳合卺斝,左器铭《尚书·洪范》,右器刻《女诫·卑弱》,取'乾坤并建,阴阳协和'之意。”
群臣大惊失色,谁都没想到,李旦居然在来洛阳城之前就已经命人锻造了陪葬之物。
光是这样也就算了,可李旦却能从中说出典故,这彻底震惊了众人。
就连裴炎此刻也满脸诧异地看着李旦。
他投靠李旦,只是觉得李旦比李显强,不想让太子妃韦香儿成为第二个武曌。
可现在,李旦的表现彻底征服了他。
毕竟这两道礼仪之题,就算是他也无法在答案上超过李旦。
而此刻的李元轨则是满脸激动,死死盯着李旦问道:
“第三问,《礼记·檀弓》载'葬于北方北首,三代之达礼也',然乾陵凿山为玄宫,二圣灵柩当如何安置?”
李显察觉到李元轨似乎被李旦征服,他顿时就急了,再次抢先回答:
“《周礼·春官》明言'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
“乾陵本为父皇所建,自当以父皇梓宫居主室,母后椁室列西侧——昔年汉高祖与吕后同茔异穴,正是此礼!”
他注意到李旦喜欢引经据典,这一次他也引用汉高祖和吕后的典故,希望能扳回一城。
第二问虽然李元轨没有回答,但明显是偏向了李旦,否则也不可能看着李旦问出第三问。
可李旦却一脸神情自若:“《周易·说卦》言'乾为天为父,坤为地为母',然《归藏易》又有'乾纳甲壬,坤纳乙癸'之说。
本王记得,永淳元年司天监奏报,梁山主峰正对紫微垣天,皇星,此乃天赐帝陵。”
满殿目光聚焦中,李旦缓缓说道:“本王记得有一物乃贞观年间龟兹进贡的天地柱——琮圆象天,琮方属地。
当年母后命将梁山主峰改称乳峰,双阙拟作凤翼,实已暗合《青乌经》'龙蟠凤翥'之势。”
话毕,他从袖中取出半片金简,永淳年间的朱砂字迹犹艳:“此乃父皇手书'天地合葬,日月同辉'!
本王请以二圣梓宫并置主室,效法伏羲女娲交尾图式,用七重金椁承于北斗七星石床之上!”
此言一出,满朝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