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新的思路(2/2)
刘二听闻,原本带着笑意的脸瞬间沉了下去,无奈地叹了口气,脸上的皱纹都似乎更深了几分:\"唉,现在的年轻人啊,没几个愿意种地的。他们也想出去闯闯,找些挣钱多的活儿干,可又被一些政策限制,不让出去找别的营生,只能留在村里。这地种着真没盼头,一年到头,从早忙到晚,风吹日晒,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到最后一算账,挣不了几个工分,怎么能不让人心寒呐。\"
张凯军静静听完,缓缓点了点头,目光坚定而炽热:\"刘二哥,我明白大家的难处,您放心,我既然来了,就一定会想办法让种地变得有盼头,让大家都能看到实实在在的希望,日子肯定会好起来的。\"
吃完晚饭,张凯军告别了刘二一家。月色如水,洒在他前行的道路上,像是为他铺上了一层银纱。一路上,他的脚步有些沉重,脑海里不断盘旋着和刘二的对话。
回到李虎家,张凯军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他的思绪万千,白天的一幕幕如同电影般在脑海中不断浮现。孩子们那充满憧憬的眼神,诉说着未来的梦想;村民们那质朴又充满期待的面容,渴望着生活能有所改变;还有年轻人那无奈的神情,对现状的不满与迷茫。一桩桩、一件件,都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他望着天花板,暗暗握紧了拳头,心中的决心愈发坚定:一定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为郭村找到一条真正的出路,带领大家走向富裕,不负村民们的信任与期待。
第二天,天边才泛起鱼肚白,整个郭村还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张凯军就早早地起了床。他简单洗漱后,迎着清晨那带着丝丝凉意的第一缕阳光,大步朝着村里的小学走去。一路上,偶尔能听到几声公鸡的打鸣声,打破这宁静的氛围。
不一会儿,他来到了村里的小学。眼前的景象有些萧条,学校不过是几间略显破旧的教室,外墙的墙壁上,白色的漆已经斑驳脱落,露出了里面灰色的水泥,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脸上的皱纹。走进教室,里面的桌椅也很破旧,不少都有了磨损的痕迹,有的桌面坑坑洼洼,有的椅腿摇摇晃晃,仿佛轻轻一碰就会散架。
他放轻脚步,轻轻走进一间正在上课的教室。正在授课的老师眼尖,一眼就看到了张凯军,连忙停下手中的粉笔,站直身子,脸上带着尊敬的神情说道:“张干部,您来啦。”教室里的孩子们也纷纷转过头来,好奇地打量着张凯军。
张凯军笑着摆摆手,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轻声说道:“老师,您继续上课,我就是来看看孩子们。”说着,他的目光在教室里缓缓扫过,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们。虽然他们身上的衣服有的打着补丁,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们那一双双眼睛里却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一个个都坐得笔直,全神贯注地盯着黑板,那专注的神情让人看了不禁动容。
“老师,学校的孩子们平时会帮忙家里干农活不?”张凯军关切地走到老师身边,轻声问道。
老师无奈地叹了口气,眼中满是忧虑,说道:“会啊,一到农忙的时候,孩子们都得回家帮忙。可这样一来,学习时间就被耽误了,好多孩子功课都跟不上。要是能有个好办法,既能让村里庄稼收成好,又不耽误孩子学习就好了,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