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同人 > 暖阳如你入心扉 > 第67章 大结局

第67章 大结局(2/2)

目录

凌晨三点,暴雨砸在阁楼的老虎窗上。洛熙抱着笔记本电脑缩进霍莞的毛毯,屏幕上是她为“非遗传承”项目准备的提案。“我想把弄堂的砖纹、外婆的旗袍、甚至阿福的爪印都融进设计。”她的声音混着雨声,“可是评委说太本土化,缺乏国际视野。”

霍莞握住表妹的手,触到她指腹的茧——那是握画笔和刻刀留下的印记。“你记得吗?”她指着玻璃罐里的纸条,“我妈总说,真正的传承不是把东西供在博物馆,而是让它活在每天的阳光里。”窗外的老槐树在风雨中摇晃,却有新枝在闪电里舒展,像极了她们小时候在树下堆的雪人,融化后变成滋养泥土的水。

念初忽然抱着枕头坐起来,蓝灰色眼睛在黑暗中发亮:“我申请了北大元培学院,想主修考古和英文翻译。”她摸了摸颈间的翡翠平安锁,“那天在大英博物馆,看见标着‘ese antiquities’的展柜,突然觉得,我们的故事不该只存在于标签里。”

盛明修望着窗外的雨幕,想起下午在车库看见父亲调试机车的场景。盛宴的卫衣上依然印着骷髅头,却在帮他检查刹车时,指尖划过他新纹的纹身——那是用东巴文写的“风”,和霍袭丞的银戒同款。“其实我怕跑步,”他忽然说,“怕跑到终点时,没人像外婆那样举着桂花糖等我。”

梅雨季的第七日,阳光终于穿透云层。霍莞站在老宅门口,看着父母帮洛熙把行李箱搬上车。父亲的背有些驼了,母亲的鬓角白得更明显,却依然为谁该坐副驾驶拌嘴——就像二十年前从云南回来的那个午后。

“到北京记得每天视频。”林蕴暖往洛熙的帆布包里塞保温杯,杯身上印着她亲手画的玉兰花,“别总吃泡面,你陈橙舅妈寄了六罐腌笃鲜在后备箱。”霍袭丞则在检查车胎,忽然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盒:“这是你奶奶的翡翠扳指,她说等你第一个个人展时戴。”

在弄堂口,盛明修的机车引擎发出阵阵轰鸣,仿佛是一头被唤醒的猛兽,咆哮着展示自己的力量。他戴着黑色的头盔,酷帅地冲念初晃了晃,嘴角勾起一抹不羁的笑容:“走啊,带你去江边兜风,我新买了防风镜,保证你不会被风吹得睁不开眼。”

念初看着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无奈的微笑,然后翻了个白眼,似乎对他的提议有些不以为意。然而,尽管如此,她还是毫不犹豫地坐上了机车的后座,双手轻轻搂住盛明修的腰。

随着引擎的再次轰鸣,机车如离弦之箭一般疾驰而出,带起一阵狂风。念初的长发在风中肆意飞扬,如同她们小时候追逐风筝时的模样,自由而奔放。

远处,传来一阵熟悉的旋律——《最炫民族风》。那是社区的阿姨们在老槐树下跳舞时播放的音乐。虽然有些跑调,但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欢乐的氛围。在这跑调的旋律中,还夹杂着阿福的低吠声和爷爷的咳嗽声,构成了一幅独特而温馨的画面。

霍莞站在雕花门前,摸着门框上的刻痕——那是不同年份的身高标记,从2015年的“莞莞102”到2037年的“莞莞168”。玻璃罐被她小心收进行李箱,里面多了张新纸条,是今早洛熙写的:“2037.6.9,表姐帮我改设计图时,发梢沾着和舅妈同款的雪松香水味。”

当汽车引擎轰鸣,缓缓启动时,后视镜中的那座老洋房也随之逐渐缩小,直至消失在视野之中。霍莞静静地凝视着车窗外,看着那一排排飞逝而过的梧桐树,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慨。

她突然意识到,所谓的成长,其实并不是一场孤独的旅程。那些被岁月深埋在砖缝里的故事,那些铭刻在银饰上的温柔,那些融入茶香中的轻声细语,还有每一个清晨为她准备的热汤,以及每一个深夜为她点亮的夜灯,都如同细密的丝线一般,在时光的长河中交织成了一张最坚实的网。

这张网,将她与那些美好的回忆紧密相连,无论她飞向何方,无论距离有多远,这张网都会一直存在,给予她无尽的温暖和力量。它让她明白,无论身处何地,心的归处永远都有一盏明灯,为她照亮前行的道路,为她守候着那片属于她的港湾。

而长街上的灯语,宛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一般,依旧在持续传递着它们的信息——那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却蕴含着无尽的情感和故事。

在霍莞备考的台灯下,灯光照亮了她专注的面容,她的思绪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被她仔细琢磨。这灯光不仅照亮了她的书本,更照亮了她心中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洛熙绘图的笔尖在纸张上游走,仿佛是一只灵动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他的笔下,线条和色彩交织出一幅幅精美的画面,每一笔都倾注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那灯光如同他的灵感源泉,源源不断地为他提供着创作的动力。

明修奔跑在风中,他的身影在路灯下若隐若现。风在他耳边呼啸,他的步伐却坚定而有力。这灯光见证了他的努力和汗水,也见证了他对梦想的追逐。

念初则沉浸在翻译的古籍中,她的目光穿越千年的时光,与古人对话。那古老的文字在她的笔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她用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将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智慧传递给后人。这灯光如同她的指引,带领她在历史的长河中探寻真理。

这些灯光,不仅仅是照亮了他们的生活,更是承载了他们的爱与传承。它们见证了他们的成长、奋斗和坚持,也见证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

这些被时光浸润的爱与传承,就像老洋房天井里的月光一样,虽然柔和,却有着无比的力量。它们温柔地洒在每一个前行的夜,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给予人们勇气和希望。

在一代又一代的故事里,这些爱与传承将不断延续下去,绽放出最动人的光彩。它们会成为人们心中永不熄灭的灯火,照亮我们的人生旅程,让我们在漫长的岁月中,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执着。

多年后,霍莞成为了文化研究学者,致力于挖掘弄堂文化背后的故事。她带着玻璃罐里的纸条,在各地举办展览,让更多人了解到弄堂里的温暖与传承。林洛熙的旗袍品牌走向世界,将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每一件作品都带着弄堂的印记。

盛明修在短跑赛场上屡获佳绩,他将东巴文“风”的精神传递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顾念初翻译了众多古籍,让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绽放光彩。他们回到上海的老洋房,这里依旧弥漫着熟悉的气息。

他们围坐在酸枝木茶台前,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那些温暖的瞬间仿佛就在昨天。而那玻璃罐里的纸条,也在不断增加,记录着他们新的故事。长街上的灯语依然闪烁,爱与传承在他们身上不断延续,照亮着未来的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