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炼铁(2/2)
智人们的手臂因为长时间的用力而酸痛,但他们依旧坚持着。每一下敲击都伴随着沉闷的声响,石锤起落间,铁矿石粉末在石头上堆积起来。老人看着专注的智人们,心中满是欣慰,因为他知道,这每一步都是智人们走向掌握炼铁技艺的关键步伐。
当小火炉的建造工作完成后,智人们便开始为炼铁做最后的准备。他们四处搜集来大量的木炭,这些木炭是之前在森林中烧制而成,此时成为了提升火炉温度的关键材料。
智人们小心翼翼地将木炭倒入小火炉中,随后点燃了火种。起初,火焰只是星星点点地在木炭间闪烁,随着风箱推拉作用下,火势逐渐蔓延开来。火焰越烧越旺,舔舐着炉壁,炉内的温度也在缓缓上升。老人守在火炉旁,目光紧紧盯着炉内判断着火候。
智人们则在一旁按照老人的指示,将铁矿粉和石灰石准备好。当火炉的温度达到了合适的程度,那是一种足以让铁矿粉发生神奇转化的炽热,老人一声令下,猿人们开始行动起来。他们先在炉内铺上一层厚厚的木炭,那木炭在高温下微微泛红,散发着炽热的气息。接着,猿人们抓起一把铁矿粉,均匀地撒在木炭之上,铁矿粉如同细密的沙粒,覆盖在炽热的炭层上。随后,又拿起一把石灰石,轻轻地铺洒在铁矿粉上。就这样,一层木炭、一把铁矿粉、一把石灰石,层层叠叠地在小火炉内堆积起来。
随着不断的添加,小火炉内仿佛构建起了一座神秘的能量塔。木炭持续燃烧提供着高温,铁矿粉在这样的高温环境下,在石灰石的辅助作用下,烧结成块状物。等火炉冷却后,将火炉推倒,取出块状物 ,用石斧轻轻敲碎找出里面的生铁块
老人带领智人们开始着手制作斧头磨具。他们在一片平坦的土地上,用黏土堆砌出磨具的大致形状,随后找来一些光滑的石块,精心地打磨着黏土表面,使其更加规整。在关键的刃口部位,老人更是亲自动手,用尖锐的石片仔细雕琢,确保角度精准,以便能塑造出锋利的斧头刃。
磨具制作完成后,智人们将之前辛苦炼制出的生铁块以及收集来的铁砂搬运过来。生铁块散发着金属特有的光泽,虽然表面还略显粗糙,但已初具雏形。铁砂则像是细碎的黑色精灵,在阳光下闪烁着点点光芒。智人们用简陋的工具将生铁块敲碎成合适的大小,与铁砂混合在一起,然后一捧一捧地将它们堆满了斧头磨具。
接着,众人齐心协力将装满生铁块和铁砂的磨具缓缓抬向熊熊燃烧的熔炉。熔炉内火焰肆虐,高温扑面而来,仿佛要将一切吞噬。智人们小心翼翼地将模具放置在熔炉的特定位置,然后迅速退开。此时的熔炉像是一个巨大的魔法容器,即将对磨具中的金属进行再一次的锤炼与塑造。老人站在一旁,眼神坚定地注视着熔炉,心中默默祈祷着这次的铸造能够成功,因为这把斧头一旦成型,将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 ,没成,果然不行 。还得找焦炭
老人陷入了沉思。他深知,现有的燃料或许是导致炼铁不成功的关键因素。于是,老人决定带领智人们踏上寻找焦炭的征程。
他们穿梭在茂密的森林与险峻的山脉之间,目光在每一寸土地上搜寻。终于,在一处曾经发生过森林大火且地层有丰富煤炭资源的地方,老人发现了一些特殊的物质。这些物质是煤炭在高温缺氧环境下部分干馏形成的焦炭雏形。老人兴奋地招呼智人们过来,向他们展示这些来之不易的发现。
然而,这些焦炭雏形还不能直接用于炼铁,需要进一步的加工处理。老人指挥智人们收集起这些焦炭雏形,在附近空旷的地方搭建起简易的干馏装置。他们用石块堆砌成一个封闭的空间,留好通风口和出气孔,把焦炭雏形小心翼翼地放置其中。
接着,智人们按照老人的吩咐,在装置下方点燃木柴,开始对这些焦炭雏形进行二次干馏。火焰在装置周围燃烧,温度逐渐升高,装置内的焦炭雏形慢慢发生着变化。经过漫长的等待和耐心的守护,当装置冷却后,一块块质地坚硬、发热值更高的焦炭出现在他们眼前。
智人们满怀希望地带着这些焦炭回到炼铁的地方,重新点燃熔炉,将焦炭投入其中。这一次,随着焦炭的燃烧,熔炉内的温度迅速攀升,铁矿石开始逐渐熔化,流淌出炽热的铁水。
有了焦炭助力,熔炉成功炼出铁水后,老人再次带领智人们制作斧头磨具。他们重新挑选了一块质地细腻且坚固的黏土,加水反复揉捏,直至黏土柔软且富有韧性。
老人率先动手,将黏土在一块平坦的大石板上摊开,用手和简单的木片工具塑造出斧头磨具的大致轮廓,精心勾勒出斧头的刃部、头部以及柄部的形状,每一处线条都力求精准流畅。智人们围在一旁,仔细观摩老人的动作,随后纷纷效仿。他们虽然手法略显笨拙,但凭借着认真的态度,也渐渐将模具的雏形打造出来。
接着,老人拿起一块光滑的石头,对磨具表面进行细致的打磨,以确保其平整光滑,避免在铸造过程中出现瑕疵。智人们也学着老人,用各种形状合适的石块对自己制作的磨具反复打磨,并不时向老人请教技巧。
在刃口部分,老人格外用心,他用尖锐的骨器一点点地修整出锋利的角度,同时向智人们讲解刃口角度对斧头使用效果的重要性。经过数日的努力,一个个全新且更加精良的斧头磨具终于制作完成,它们整齐地排列在营地中,仿佛在静静等待着铁水的倾注,即将化身为助力智人们开拓新生活的强大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