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开智(二)(2/2)
而后,老人从他在动物身上扒下的皮缝成一个袋子中取出一些谷种,撒播在田地里。他告诉智人,这些种子将会在土地里生根发芽,长成他们可以食用的粮食。为了让智人记住这一过程,老人让他们重复自己的动作,尽管智人们的动作起初极为笨拙,但在老人的耐心指导下,也逐渐掌握了开荒造田的基本技巧。在老人的引领下,智人们开启了从狩猎采集向农耕文明过渡的重要篇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大地回春,老人引领智人们走向荒野,开荒种地。他挥舞着自制的锄头,用力翻松土地,播下珍贵的种子,又引水灌溉。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嫩绿的幼苗破土而出,让智人们惊叹不已。
闲暇时光,老人坐在树荫下,干枯的藤蔓与树枝在他手中穿梭交织。他一边编织,一边指导智人们如何让草鞋更合脚、篮子更坚固、簸箕与筛子更实用。智人们手指笨拙地学着,渐渐也能编出有模有样的物件。
老人还挖掘黏土,制成各种形状的坯子,教智人们烧制瓦罐。熊熊烈火中,瓦罐逐渐成型,为储存食物与水提供了便利。
而在每一个清晨,空地里老人用树枝在沙地上画出一个个字符,教智人们识字。从简单的日月山川,到表示动植物的字体,智人们跟着老人的声音,努力念诵着,在知识的海洋里慢慢启航,一步一步地向着文明迈进。
在老人的教导下,智人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生产生活方面,智人们从单纯依赖狩猎和采集转变为开展农耕生产。他们学会了开荒造田,种植粮食作物,这使得食物来源逐渐稳定,不再完全受季节和猎物数量波动的影响。随之而来的是居住模式的改变,他们开始在田地附近定居,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村落雏形,减少了因追逐猎物而不断迁徙的奔波。
工具制作技术大幅提升,从简单粗糙的打制石器发展到能够制作更为精细的石斧、石锄等农耕工具,以及编织草鞋、篮子、簸箕、筛子等生活用品,甚至还掌握了烧制瓦罐的技艺。这些工具的出现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生活品质,例如瓦罐可用于储存粮食和水,延长了食物的保存时间。
在文化认知领域,智人们开始识字,这为他们传承知识、记录信息创造了条件。他们对自然现象和周围世界的认知不再局限于本能的感知,而是能够通过文字和语言进行交流、学习与传承。老人传授的文字练成句子、讲解地理知识,让他们对所处的环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如依据星辰辨别方向、根据地理特征寻找水源等。
今天老人要教智人制作弓箭 ,召集智人们,老人微微弯下腰,在身旁那一堆早已准备妥当的材料里,仔细地挑选出一根修长、笔直且蕴含着恰到好处弹性的树枝。他高高举起这根树枝,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在上面,形成斑驳的光影。老人嘴里发出声音,此刻都被老人的声音所吸引,纷纷围拢过来。他们那毛茸茸的大手,带着几分好奇与敬畏,轻轻触碰着树枝,粗糙的指尖感受着树枝独特的纹理与弹性,眼神里满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
老人缓缓席地而坐,将树枝的一端稳稳地抵在地上,随后从腰间抽出一把历经岁月打磨、刃口依旧锋利的石刀。他的神情专注而严肃,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只见他手法娴熟,动作流畅,石刀在树枝上轻轻划过,木屑如同雪花般纷纷飘落。他小心翼翼地削去那些多余的枝丫和微小的凸起,每一刀都蕴含着对力量与精准的把握。智人们围坐成一圈,蹲在老人身旁,眼睛瞪得大大的,一眨不眨地盯着老人手中的动作,那专注的神情仿佛要把老人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都烙印在脑海之中。他们的呼吸似乎都变得轻柔而缓慢,生怕惊扰到老人。
不多时,树枝在老人的精心修整下逐渐呈现出弓身的模样。老人站起身来,双腿微微分开,扎稳马步,双手握住弓身中间部位,然后缓缓用力弯曲。那树枝在老人的力量作用下,优雅地弯曲成一道弧线,展现出良好的弹性。老人一边弯曲树枝,一边用简单而直白的声音向智人们讲解弹性对于弓的至关重要性。他告诉智人们,只有这样富有弹性的弓,才能在瞬间积聚起强大的力量,将箭如闪电般射向远方,精准地击中猎物。智人们虽然还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物理原理,但他们从老人的语气和表情中,能深切感受到这一特性的关键。有的猿人忍不住模仿老人的动作,双手握住树枝用力弯曲,尽管他们的动作显得有些笨拙和生硬,但那份努力和热情却清晰可见。
弓身制作完成后,老人开始教导智人制作箭。他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不远处的一丛灌木旁,从中选取了一些笔直的细树枝。回到原地后,他再次拿起石刀,将细树枝的一端放在地上,然后用力削尖。石刀在树枝上划过,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不一会儿,树枝的一端就被削成了锋利的箭头。老人将削好的箭拿在手中,翻过来调过去地展示给猿人们看,同时用手指着箭尾,在上面刻出一道浅浅的凹槽,向智人们解释这个凹槽的作用是为了能稳稳地搭在弓弦上。猿人们认真地学着老人的样子,拿起树枝和石刀,努力地制作箭。虽然他们的动作远没有老人那么熟练,有的甚至不小心割破了自己的手指,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依旧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制作中。
在制作了多支箭后,老人终于迎来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试射。他从容地将箭搭在已经制作好的弓上,手指轻轻拉住弓弦,缓缓向后用力,弓弦逐渐被拉紧,发出“嗡嗡”的低鸣。老人的目光如炬,透过弓身与箭,锁定了远方一棵粗壮的大树。随着一声清脆响亮的弦响,箭如同一道银色的闪电,划破空气,疾驰而去,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后,稳稳地扎进了树干之中,箭尾还在微微颤动。猿人们先是一愣,随后爆发出阵阵兴奋的欢呼和吼叫,他们被弓箭的神奇威力彻底震撼了。在老人耐心细致的指导下,猿人们开始不断地练习制作弓箭和射箭的技巧。
日子一天天过去,春去秋来,寒来暑往。智人们在老人的教导下,逐渐掌握了制作弓箭的精髓。他们从最初的生疏笨拙,到后来的熟练自如,这期间付出了无数的努力和汗水。而随着弓箭的出现,智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不再仅仅依靠近距离的搏斗和追逐来狩猎,而是可以站在安全的距离外,用弓箭瞄准那些敏捷的猎物。这使得他们的狩猎范围大幅扩大,收获的猎物也更加丰富多样。他们能够猎取到奔跑速度极快的鹿群,也能捕捉到栖息在树上的飞鸟。食物逐渐充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