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同人 > 不觉玉树映金台 > 第128章 源源共茁壮

第128章 源源共茁壮(2/2)

目录

章形树猜测:“他们‘壮腰’的特色教学成效估计不止这些。”

“不亏是我们队伍的先锋校长。”浦田的虞校长谦虚地笑道:“面对面小班化教学还能更多地给予我们农乡的孩子发言、参与的机会,让以前因为缺少启发、自卑于环境的他们渐渐敢于开口、主动应答,变得大方、自信起来!”

这天本是周末,教室内没有师生。可听着虞校的介绍,参观的人们眼前仿佛能看到乡村的孩子,在教学设备配置先进的教室内笑意盎然、围桌讨论、积极发言的样子!

虞校缓步,将来访团队引入教学楼后方的一片装饰别致的田林。

“大家请看:这片园地,原是一片废田。区里为支持我们‘壮腰’,把它划拨给我们学校。我们参考专家指导团的意见,发动师生一起翻新土壤、施加特种有机肥、划分片区,种进了不同的苗木花果,然后在其中拓展出了学生的文化艺术实践基地。”

“这样可以结合课堂学习,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与兴趣课堂。和我们的临溪梦园异曲同工!”汪进军赞道。

“是的,我们浦田和大家一样,在不断为学生优化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发掘他们的特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能融合教学内容的劳动实践帮助孩子们打开了创意思维,提升了他们的学习意愿,也提高了他们的专注力。”

靳芬看见了一排树墙上雕刻的五线谱与歌词:“真好!请问:这树墙上雕的是你们的校歌吗?”

“对,我们以树为墙,以石为凳,在这里设了师生音乐台。校歌是由我们老师带着学生谱曲、填词的。现在,不但节庆、校庆,我们的师生会到这片园林里来演歌,而且平日的艺术课与学生社团,都会有师生到这里来放歌。这形成了我们的艺术文化特色,也融洽、紧密着我们师生的关系。”

陆娟放目远眺,忽然发现不远处青青草坡上的生动图案:“呀,那边坡上的花草图案像是地图啊。”

“没错,那是我们学生自己发挥创意,在坡上种植花草,绘出地图的形状。大家走近一点就可以看出,那里有东海市图、全国地图、世界地图……”

“这样的植物构图很特别啊!”

“哈哈,小秦校长,这可把你们松宁三中的都比过去了。”

“是的,值得我们松三借鉴。我回去让我们师生参考一下,等国庆试试用花草绘国旗。”

跟随参观团队走在浦田中学拓展出的文化艺术实践基地内,秦不觉亦见识到乡村学校因地制宜的“壮腰”新举措,深叹师生在这方园地中巧思运用,装点生动,别有意趣!

他心中羡慕,跃跃欲试,悄问章形树:“校长,那我们可以用花草画些什么图案?”

章形树乐拍他一掌,“想借鉴妙招,也得结合学校实情,我们没那么大的场地。换个思维想一想!”

“……对噢。”秦不觉拍了拍脑门,“我们没草坡,但可以让冰上运动队拼地图或者拉旗帜啊,这样拼出来的图案还可以是流动的呢!”

“呵呵,年轻人想得不错!”方处长在前方听见了,回头称赞:“我们‘壮腰’就是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启发。”

浦田中学虞校长坦然而述:“其实,我们在‘壮腰’过程中借鉴了不少城区学校的做法。比如建设这师生文化艺术实践基地,最初听专家指导团建议后,还没有具体的点子;后来,我们参观了临江附校的‘临溪梦园’,才确定具体的方案。”

章形树顶了一下汪进军:“你做好事不留名嘛!”

汪进军不好意思摸了摸脑门:“那我们带着学生书写‘阳光成长笔记’还是受松宁三中特色语文讲堂的启发呢。”

“哈哈,你们是相互促动啊!”金博士乐了,“这经验我们得提炼总结出来,提醒下一期‘壮腰校’。”

此时,一行人已走入果木林。

彭局拍着身边的果木树杆,对杜局叹道:“独木不成林!我们的‘壮腰工程’是促动一批薄弱校集体成长,让各校师生在‘内外同向’的添力中一起获得成长。我想,回去后,不仅要让他们继续参加全市的‘壮腰’交流,而且我们区里也要搭建平台,让他们在区内、区之间交流做法、分享经验。”

专家指导团中的几位特级老教师看着蜜蜂飞来,绕花飞舞,建议:“我们觉得这平台还能搭得范围更大一些!”“我感觉范围不能局限在我们东海市,我们可以与其他省市相互学习,共享类似的经验!”“我们还需要更广泛地运用媒体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各地‘壮腰’,以增强大家对公平教育建设的信心!”

他们的话音刚落,就有好几家媒体的记者一起追进园中。带头的新闻报刊主编热情地招呼:“我们来深入采访各‘壮腰校’的特色啦,一定争取让更多的人了解‘壮腰’,支持大家!”

就在这档口,秦不觉接到一个来电。

看到来电者的姓名,他犹豫着转身去林边接听,面色变得有点复杂。

秦不觉转头想找章形树征询处理意见,却见果木林中,叶盛花繁,他敬爱的校长们正在树下热切交流,难得的放松与欢然。

音乐台那边又有师生艺术团到来,整队理装,将要欢歌……

秦不觉忽然想起自己的“直播”任务,一时顾不得提及那个电话,急忙调出了摄像头。

一帧帧特写的镜头随即落入记者的专业相机镜头,也落入秦不觉的直播之中。

嘉桥中学的同事们、秦慎思与丁常青老两口、秦守志与彭琢所在的示范校教师们都进入了秦不觉的直播间,带着欣慰与感叹的心情看着镜头内乡村学校“壮腰”的成就,只感觉源源的动力,在无形中共融,托举公平、优良办学的梦想!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