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后记(2/2)
这种狠心与悲悯的复合体,使得陈芝琳看起来不是纸片人。
同理,宋兰芝这么一个狠人,在得知女儿死后却不禁失态,体现的则是她的母性。
至于刘半仙,一边纵情声色,一边却随身带着妻子的头骨,至情至性和淫靡不堪居然毫不违和地统一在一个人身上……
除此之外,夏侯云和南宫珠的性格应该勉强也能立得住。即使是略微单薄的张纯风,在一次次道德选择时都将大义放在首位,侠的味道就出来了。
不过,张纯风这个人物,除了侠味重点,其他都显得风轻云淡,多少缺点意思。
讲完人物,再说结构。显而易见,这部小说采用的是三幕剧(四部分)的方式。
王仲青之死,是整部小说的引发事件。第一卷结束,五大宗派掌门被废修为,则是第一情节点。
至第二卷结束,刘虚如复活被抓,这是中点。
到了第三卷结束,男主张纯风被废,女主南宫珠被杀,至暗时刻来临,则是第二情节点。
故事进入第四卷,南宫珠复活,张纯风成功逃跑,反击开始,便是典型的最后部分。
因此,这部小说在结构上是完整的。
至于境界设定,我只是随便参考了网上的一个版本,它并不是这部小说关注的重点,切莫本末倒置。
再说,在这种假的东西里较真,是不是有点缺心眼?谁告诉你金丹期应该怎样,化神期又该怎样?这还有标准答案?
最后,再啰嗦两句,从手法上来说,本书基本采用的是剧本的视觉化创作。
主人公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如何行动,这就是我们阅读时的焦点所在。
心理描写,旁述解说之类的,少之又少。显然,我用的手法更多的是展示,而非叙述,这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阅读难度!
至此,这部小说全部完结,感谢所有读者,愿大家都有良好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