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新屋进火(1/2)
新屋进火的前一天,大家都还在热火朝天的忙活着。
宋向阳把三婶和四婶都请过来了,另外还有刘开富的婆娘。
这三人原来都在老瓦窑帮过工,所以,干活都极为麻利。
尤其是三婶和四婶,能每天挣上工钱了,什么事情都是很舍得力气。
因为明天要准备进火待客了,下午的时候,宋向阳就和三姐去村里借各种凳子、锅碗瓢盆了。
紧接着,又帮母亲打豆腐、制作豆粉糍粑这些,忙的不可开交。
姐姐们则是剪的剪辣椒、刨的刨姜蒜,还有一些鸡鸭鱼和猪肉的处理。
等到进火的那日,一家人早早的就吃了早饭,也没去瓦厂忙活,只留下请来的几人和刘开富在继续赶着工。
母亲找村里的老校长写了几幅对联,让宋向阳熬了些米糊贴在柱子和门帘上。
然后,燃上一挂鞭炮,等于是报信了。
之后,他便坐在新屋前的一张小桌子前,桌上摆着一个小本,一支铅笔。
今天上午的工作主要是登记礼金。
不一会,邻里和村里的人,就开始陆陆续续的来庆贺了。
不过,这登记名字可让宋向阳花了一番功夫。
因为很多人不会写自己的名字,说的都是方言,很多跟普通话都对不上。
弄到最后,宋向阳也不知道对不对,有的干脆找了一个同音字代替。
村里的人都很热情,都是拿着一个红纸包着一两块、几毛的。
这时候,大家已经不给那些粮票啥的了。
叔伯和姑姑也都很大方的给了十块钱礼金。
并且,三叔和四叔还各自挑了一担柴火来。
临近中午的时候,外婆和舅舅们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来了。
他们那个村基本都是沾亲带故的,所以每家每户都至少来了一个人,显得很是齐心。
舅舅们每人都挑了半担谷子,舅妈们则每人挑了一担一百多斤的精干柴火。
其余的众人,有背竹篮的,有背瓷碗、红筷的,有挑新簸箕的,有拿鞭炮的,有挑蔬菜的,有绷带背着小孩的,还有捉了鸡鸭的,每个人都没有空手。
这娘舅家人是把进火这一大日子,撑的极为体面。
等队伍行进到新屋门口的时候,队伍里年轻的人就开始放起了鞭炮,那响声比过年的时候都要隆重几分。
而且几个人都是把鞭炮给摊开,让鞭炮响的更久一些,大炮仗也是一个劲儿地往堂屋里丢。
那烟雾熏腾的,连整个新房子都像是一处仙境一般。
晒谷地和马路上看热闹的人,也都是里三层外三层。
作为烧火后第一家建新房的,房子也是建的很是精致,娘舅家又做的如此体面,大家都是讨论的极为热烈。
这时候,宋向阳已经撤去登记的桌凳,赶紧把众人让进堂屋。
姐姐们则是安排众人坐下,然后端上甜酒。
宋向阳则是忙不迭地递着香烟。
舅舅们和叔伯几个都被安排在了上席,都在不停地上下打量着新屋。
外婆更是被母亲搀着上到二楼,仔细地瞧着每个角落。
外婆一边瞧着,一边抹着高兴的眼泪。
她是觉得自己的闺女这些年吃了很多苦,现在又是白手起家,里面的辛酸,也只有她这个母亲的才能更懂得一二。
不一会,两人还在楼上的美人靠上聊起了家长里短。
今日的吃席很是丰盛,就连米饭都炖了两大灶锅。
不过,堂屋内只能摆下四张桌子,两处厢房也只能摆下四张。
所以,宴席得分拨来进行。
第一拨都是娘舅家和叔伯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