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嘎婆(今日三更求追读)(2/2)
因为山路九转十八弯,人一拐弯瞬间就没了踪影。
走在后面的人,四周寂静无声,只有自己的脚步声在山谷间回响,心慌意乱之感,便会油然而生。
尤其是大清早出门去拜年,等返程的时候,天色早已漆黑如墨,伸手不见五指。
山间的风声、树叶的沙沙声,都仿佛被无限放大,让人脊背发凉。
要是夏天前往外婆家,情况就更糟糕了。
路上时不时就会窜出一条条大蛇,吐着信子,吓得人头皮发麻。
每次往返,父亲都得手持一根粗木棍,一路上小心翼翼地提防着,还得时不时挥舞木棍,打死几条挡路的蛇。
如今,父亲不在身边,宋向阳走在最前头探路,而大姐则贴心地走在最后面殿后。
一路上,山间的露水浓重,几人的裤腿都被打湿了,沉甸甸地贴在腿上,走起路来颇为不便。
三姐在穿越一处田埂时,一个不小心,一脚踩进了水径里,鞋子瞬间被水浸湿。
她却只是皱了皱眉,连一声抱怨都没有,迅速拔出脚,继续赶路,一刻都不停歇。
就这样,好不容易走了两个多小时,翻过好几座大山,才终于望见了外婆家那熟悉的屋顶。
此时,舅舅、舅妈们都已经进山忙活去了,家里只有外婆和一群表弟表妹们。
外婆正在那间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的小灶房里忙碌着,她正专注地倒弄着“苕糖”。
这可是过年时,用来招待客人的糖果。
那“苕糖”是用自家种的红薯熬制而成,色泽棕红,浓稠得如同蜂蜜,黏性十足。
整个灶房烟雾缭绕,柴火燃烧产生的浓烟,弥漫在狭小的空间里,熏得人眼睛酸涩,几乎睁不开眼。
外婆由于患了白内障,眼睛看东西模模糊糊的,很难辨认出眼前的人。
幸好几个表弟表妹眼尖,率先发现了来人,扯着嗓子喊了起来:
“喃喃,卫姐他们过来了!”
十里不同音,“喃喃”是“嘎婆”家那边对奶奶的称呼。
“哦,伢子啊,看你们这一身露水的,赶紧来烤烤身上。”
外婆听到喊声,忙不迭地转过身来,脸上瞬间绽放出慈祥的笑容。
一边热情地招呼着宋向阳姐弟几人靠近灶火取暖,一边略带严厉地朝着孙子孙女们吩咐道:
“你们这些剁脑壳的,快帮你姐姐们把东西都拿下来啊!”
表弟表妹们都很懂事,听到吩咐,立刻手脚麻利地围上前,帮着卸下姐弟几人背上的竹篮子,之后又摆放整齐。
“嘎婆”的灶房虽然拥挤狭小,但中间摆放着两张长凳,围绕着一个小小的灶火。
冬天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这里烤火,倒也暖意融融。
只是,这烟熏火燎的滋味,实在不好受。
弄的宋向阳就像那老俚语说的那样:狗婆蛇子过门槛,七拱八翘的。
“都跟你嗯妈说过很多次了,嫁过去这么久了,不用再送什么年节了,就是不听。”
外婆一边拿着木勺在铁锅里缓缓搅动着苕糖,一边絮絮叨叨地说着,
“你们家刚受了灾,哪哪都要钱,现在又要建房,该省的时候就要省点。”
“我们都是穷惯了的,吃什么都可以,心意到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