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同人 > 重回1983年 > 第43章 水库分鱼(求追读求月票)

第43章 水库分鱼(求追读求月票)(2/2)

目录

“那大鱼啊,就算村里最大的没分家的,也分不了一整条,只能卖。要是想买,掏钱就行!”

大家听了,都小声嘀咕起来。

那几十斤的草鱼,就算三毛一斤,也得几十块。

这年头,谁舍得掏这么多钱买。

其实大伙心里都明白,那些大鱼,估计多半要被村里拿去“打平伙”。

真正拿出来卖的,肯定没几条。

宋向阳对那些大鱼兴趣不大,反倒盯上了一斤以下的小草鱼。

他心里清楚,在农村,大家都好大鱼大肉这口,这些小草鱼,刺多又没多少肉,不好卖,价钱肯定也低。

于是,他开口问道:

“那一斤以下的草鱼也是卖吗?”

老支书转过头,目光落在宋向阳身上,顿了顿,说道:

“斤把左右的,还有以下的,价钱会再便宜点。不过,村里打算放回水库的。”

宋向阳没再吭声,心里却默默打起了算盘。

分鱼现场乱哄哄的,大伙对分到的鱼都不太满意,大多都搭了几条鲤鱼。

在农村,鲤鱼向来不受待见,总觉得土腥味重,比不上草鱼、鲫鱼鲜美。

好在宋向阳家运气不错,分到了一条四斤一两多的大草鱼。

这可不容易,毕竟七八年才碰上这么一回。

他让母亲先把鱼带回家,自己则留下来,想瞧瞧热闹。

顺便,问问水库承包和那些小草鱼的事儿。

这水库,早些年枯水期的时候,常被人偷偷扒出缺口,搞得大家都不太愿意承包。

分田好些年后,种田的矛盾缓和了,才陆续有人接手养鱼。

宋向阳越琢磨,越觉得这是个机会。

要是还能低价买下那些小鱼,鱼苗的问题不就解决了。

“桂嗲嗲,咱这水库接下来咋安排啊?”

宋向阳瞅准时机,凑到老支书跟前,轻声问道。

老支书正全神贯注地盯着分鱼的情况,冷不丁听到有人问话,转头一看是宋向阳,眼里闪过一丝惊讶:

“这鱼也不是白分的,等今天分完鱼,各家各户得派个劳力去清淤,这样来年蓄水才多。”

老支书不紧不慢地抽着烟斗。

“那蓄水之后呢?村里不养鱼了?”

宋向阳接着问。

“以前没分田的时候,村里有专人养鱼。现在不一样了,地都分给大伙了,谁还来养鱼啊。村里也就打算放些鱼进去,让它们自己长个几年。”

老支书微微叹气。

“那多浪费啊,这么大的水库!”

宋向阳感慨道。

“那能怎么办,总不能我这一把年纪了,天天去养鱼吧。”

老支书又深吸了一口烟斗。

“桂嗲嗲,村里没有人愿意承包吗?”

宋向阳试探着问。

“村里都发公示了,三年一小包,五年一大包。不过没几个问的。”

老支书说完,顿了顿,继续道,

“这养鱼,可不是有钱就行,得有技术和时间。再说,平时这水库不是发洪水、闹鱼病,就是被扒决口,大家都怕血本无归。还有,外村经常也有几个剁脑壳的来偷鱼。”

宋向阳认认真真听完老支书的话,心里盘算了一会儿,说道:

“桂嗲嗲,您看,咱们五年才分这几斤鱼,算下来,一年一个人头才二两鱼,也就一毛多钱。整个村里人数加起来,每年也才一两百块,还不算一个看鱼的工分。”

老支书用鞋底敲了敲烟斗,像是也在心里计算。

“如果谁承包了鱼塘,不仅给村里钱,还给村里分鱼,您觉得是不是好事一桩?”

宋向阳继续说。

“有这样的好事,村里肯定支持,就算钱少一点都行,还帮水库做着维护。”

老支书说,说完突然像是洞察了宋向阳的心思,紧紧盯着他,仿佛要把他看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