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偷梁树和上梁(求月票求追读)(1/2)
求月票、求追读、求收藏!!!
已上新书榜,麻烦各位看官老爷多多支持下,每天点到最新一章,在此谢过了~~~
-----------------
第二天,一家人都起了个大早。
连木匠都早早地开始了干活。
母亲去杂货店买了一些糖果、花生、瓜子、红纸和红绸带。
顺便,跟梨花嬢嬢换了一些零钱。
姐姐们则在弄一些红糍粑、通辣椒、炒豆。
能涂成红色的,基本都给涂上了红色。
这些都是等上梁的时候,用来撒梁的。
如今,地梁已经全部完成,厢房的排扇,木匠也正在用大木槌敲紧榫卯。
宋向阳则早早地去菜地里,又重新布置起了陷阱,顺便带了菜回家。
一堆人忙活了一天,总算把上梁所要准备的东西都弄好了。
但,还有件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去“偷梁树”。
一般,修屋前,主人在附近人家的山头上悄悄相中粗壮苗条、枝桠繁茂的杉树。
粗壮苗条表示子孙兴旺后人多,枝桠繁茂表示家大业正又久长。
到了架梁的前一天夜里,主人请来几个强壮后生,择黄道吉时出门。
至树前,先点燃三柱香,烧上一盒纸,再念几句祝词。
用大斧砍倒后,抬起就走,中间不能歇气不能讲话。
抬到主人家放到木马上,由木匠加工成大梁。
第二天,树主看到树桩边的香灰纸灰,便知道自己的树被人偷去做了梁木,不气不恼十分高兴。
因为这表示自家的山地风水好,出了人家喜欢的梁木。
由于现下已经分了山,为了防止口角,便只能去村里的山偷。
傍晚的时候,大舅和二舅风尘仆仆地赶来,他们是来帮助“偷梁树”的。
晚饭,那条大草鱼和大团鱼都被摆上了桌,全部人都吃的津津有味。
这已经比过年的时候,吃的还要好了。
加进去的一根天麻和山参,母亲则留给了两位木匠。
那两个木匠师傅,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木匠走后,宋向阳一家和两个舅舅都没有睡觉,就围坐在灶旁拉起了家常。
晚上三四点左右。
舅舅就和宋向阳佩着柴刀,扛着斧头,带着个麻袋,摸黑进山了。
宋向阳早已经在一片山里,相中了一棵大梁树。
他在前头带着路。
边走还要边砍着挡路的杂草、树枝。
磕磕绊绊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那棵梁树下。
那棵杉树,又大又直,大舅和二舅没有说话,但都给了一个赞许的眼神。
宋向阳取出麻袋里的“香”,让大舅划了一根“洪江”火柴点上,二舅则点燃了一把黄纸。
大舅先是煞有其事的嘴里念叨了一会,然后待黄纸燃尽,便和二舅一起砍了起来。
两人还真就没歇口气,干净利落的就把树给砍倒了。
然后一人去树枝,一人去尾巴。
也不砍“马叉”,直接两个人闷声不吭地,一头一尾的抬起就走。
宋向阳只得在后面捡着斧头和麻袋,快步跟上。
夜深露重,很是湿滑,大舅和二舅好几次都要摔倒了,但是都极力的控制住了身形。
让人惊讶的是,回来扛着树,竟然比空手去山里还快了许多。
天还蒙蒙亮的时候,梁树就已经扛回了家。
大舅和二舅两人利落地把梁树放在马叉上。
直到这时,两人才跟家人说起砍梁树的过程。
而母亲已早早地端来了热水,给两人洗把热水脸。
此前,舅舅们已经说好不吃早饭,因为还要回去砍柴火。
所以,母亲烤上了几个糍粑,让舅舅带上。
宋向阳则摸了几根较好的天麻和山参,让舅舅们带上。
舅舅们一脸笑意,完全不知疲倦地又匆匆往家里赶。
母亲目送了很久后,才开始准备早饭。
许是听到声响了,才睡下没多久的姐姐们也陆续起床,帮着忙活。
两个木匠师傅,也很知事的早早来了。
见着那又大又直的梁树,直夸宋向阳眼光毒。
“这要是偷别人家这么大的树,别人不好意思骂,但心里肯定不爽了,幸好是偷的村里的树。”
一位木匠师傅说道。
“嗯,村里的说一声就行了。”
“这要是买的话,起码得几十块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