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人情世故(2/2)
虽说谷子少了,公粮多了,但人省力,算上人力、牛力、肥料成本,也差不了太多。
那时卖粮多卖给粮站,集市上卖的虽然价格高一些,但是卖的量少。
而粮站虽有定量加价,可比起副业,产出效益可低了不少。
自己家靠种田卖粮食,那也卖不出多少,估计还不够这些投入的。
大伯母家人口多、口粮需求大,又买了牛,农具都能自己搞,心思也都在种田上。
最重要的,宋向阳不想和他们家田挨着。
记忆里,来年第一次种田,就因取水,大伯母扛着锄头打到他家,大伯也跟着。
原因是别人不愿意放水,而宋向阳家的田夹在中间,大伯母以为是母亲故意不愿意给他们家取水。
所以气势汹汹,几言不合就掐了起来,大伯母矮胖,一下子就被母亲给撂倒在地上。
而大伯见自己老婆吃亏了,就去帮忙,这时邻里的人看到,说不能这样欺负人家男人不在家。
再说,两个女的打架,你一个男的掺和也不像样,大伯父才没好意思帮忙,回去还遭了大伯母的训呢。
从那之后,几年两家见面也不招呼,平时也不来往,后来村里水利好了才缓和些,可心里疙瘩还在。
“我跟三爸、四爸都说好了,他们的田也都换好了,就差你们家了。换了后,大家都方便,兄弟间没了田亩矛盾,咱们这一大家子不也更和气了嘛。”
宋向阳补充道。
三叔家虽还没正式回话,但是看三婶的态度,应该问题不大。
“老头子,你啥意见?”大伯母一本正经问向大伯。
宋向阳明白,她心里主意都打好了,就想让大伯多说点意见,好让自己记着这份情。
“你拿主意就行,我没意见。”大伯笑嘻嘻回道。
“这家是你大伯做主,他没意见,我也没什么好港的。”
大伯母白了大伯一眼,转而笑着对宋向阳说。
“行,那就这么定了,我明天跟队上说一声,备个案,也麻烦大妈跟队长打个招呼。”
宋向阳见事情已经搞定,也不想多留。
“那我先回去了,不然我嗯妈又该说我瞎晃悠,做二流子了。”
宋向阳说完,就转身离开。
“你舅舅要是缺箩筐了,记得来拿几担啊。”
大伯母在后面喊道。
宋向阳清楚,舅舅家看自家面子,买箩筐不在集市买,而是跑十几里山路来大伯家买。
不仅如此,价格还高一些,就是为了给自家撑撑面子。
而大伯母都是见着买了箩筐了,又推销簸箕啥的,舅舅们也都会再买上一点。
“知道了,等舅舅来,我一定转告。”
宋向阳边应着边加快脚步。
大伯家和四叔家已经搞定,就等着三婶回话了。
三婶若是答应了,那换田的事情,就大功告成了,接下来就是说服母亲了。
自己先斩后奏,再加上母亲向来通情达理,又对自己有所偏爱,把里面的事情跟母亲详细讲一讲,换田的事情就算搞定了。
接下来就是备耕和搞钱了。
“伢子,你这半天提了两块肉去哪了,找了你几个老庚都找不到你人。我们那菜地又被牛冲了,下午跟我们去围下篱笆,要不然接下来都没菜吃了。”
宋向阳刚走到溪边的时候,遇到母亲正在村里找着自己。
“好哦,下午和你们一起去,我手劲大,保证扎的比你们结实。”
宋向阳见着母亲,笑嘻嘻的说道。
不过,他突然想到那里不仅牛多,而且野兔、野鸡也多,于是他对母亲说道:
“嗯妈,我去四叔家借点东西,等哈我就来。”
说完,也不等母亲回应,急急忙忙地朝着四叔家奔去。
他要找四叔拿一些细麻绳,干活的时候,还能做点套,运气好的话,就能捕到好东西了。
“快点哦,今天得搞完,明天村里来电,还得跟人家借点糯米打点糍粑呢。”
母亲在后面喊道。
宋向阳听着母亲的喊声,脚步更快了,看来,除了麻绳,四叔家还有两样东西自己也得一起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