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劁猪(2/2)
那仔猪也不叫唤,只是远远地躲在靠里的位置,警惕地瞪着外面的人。
第二只也仍然如此,但是叫的比前面那只要凄惨些。
宋向阳看着劁猪匠熟练的样子,想起之后很多人搞结扎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顿时打了个哆嗦。
他还想着前世让老婆去上环了,这次让自己去结扎好了,但是此刻内心有些生寒。
“麻烦你了,李师傅。”这时候,母亲从上衣袋里掏出一块钱递给劁猪匠。
“哎,这不是应该的嘛。”
劁猪匠客气地接过钱,也不管有没有洗手,直接就塞进了裤兜。
然后他又麻利地收起工具,背起木箱。
“今天就不留李师傅吃饭了,等有新房子了再喊你恰饭。”
母亲对着起身要走的劁猪匠说道。
“不要这么客气嘛,吃你家的饭还少了啊,那我就去其他地方了哈。”
劁猪匠一边走,一边说道。
此前,劁猪匠确实吃过他家不少饭,有时候来不及做饭了,也会烤几个糍粑让他带上。
这劁猪匠都是吃百家饭的,平常也会偶尔顺带给捎一些东西回来。
“我们也回去吧,剁点猪菜,中午再喂它们一顿。”
母亲招呼宋向阳道,随后泼了那脸盆的水,还了回去。
他们家炖猪食的大锅,在大火中被烧的变了形,但勉强还能用,母亲之前又把它捡了回来。
等到母亲返身回来,宋向阳拿起捉猪的麻袋,便跟着母亲一起走了回去。
回到家后,姐姐们烧的烧饭,剁的剁猪菜,已经全部在忙了。
今早大家吃的糍粑,不扛饿,所以中饭得早一些。
大家忙了一会后,饭菜也做好了。
今天吃的是紫菜薹和厚皮菜,另外,还有几块油渣蘸了一点点白糖作为主菜。
三姐还特意干炒了一碗酸豆角,就蘸了点猪油,然后捞起有些焦的酸豆角后,又打了一锅汤。
四菜一汤,几人吃的津津有味,能填饱肚子就是很幸福的事,有些家还是吃的稀饭和红薯。
宋向阳和三姐还把锅底的锅巴,挖了又挖。
这柴火烧铁锅,锅巴是焦黑的,但是却很香。
那时候很多地方都是“舂米”,像宋向阳这村里就是。
将一根大木板前端,卯上一根大木墩,尾端则做成一个小小的踩踏板,有点像跷跷板。
木墩对着一个埋在地下的石臼,那石臼一般是石匠用花岗石凿成一个圆形。
“舂米”时,将稻谷放入臼中,一只脚踩踏着尾端,通过不断地上下舂捣,使稻谷外壳破碎。
然后,再用一架木质的鼓风车,通过人不断摇动,将那些外壳和米糠吹出去,一般要吹很多遍。
吃完后,二姐去炖起了猪食,大姐则洗起了碗,那碗是黄色的土瓷碗。
大火之前,宋向阳家有一套白色的瓷碗,还有一只画着龙的碗,那是母亲特意给他买的。
为这事还跟三姐吵了不少架,因为很多人家里都是用的这种土瓷碗。
白色的和有图案的,那是有娶媳妇的,陪嫁的时候可能会带来一套,价格在五到十几块不等。
有的家里甚至用的还是木碗,如果家里小孩摔了个瓷碗,都要被打上好一阵子。
母亲、宋向阳和大姐三人现下正在短暂的休息,在大石凳上拉起了家常。
“卫春,现在田也分了,村里好多人都嫁出去了,要不我也给你去放放风。”母亲对着大姐说道。
大姐只是低着头,用一根竹棍子在地上划拉着。
最近分田后,村里嫁人那是一波接一波,因为嫁出去女儿了,有嫁妆了,
而且,大的不嫁,
大姐确实年纪不小了,在那年头,都算老姑娘了。
大火前,很多人都来跟母亲说亲,现在,来的没几个人,大家都是势利眼。
但是,宋向阳知道,很多人接下来就会来说媒了。
不过,这一次,他想让大姐风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