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同人 > 重回1983年 > 第9章 抓林蛙

第9章 抓林蛙(1/2)

目录

母亲和姐姐们已经运了两拨柴火回家了,眼下正在“屋”前的石头上歇息,见着宋向阳回来了,母亲体贴地开口道:

“满崽,你这阵子好攒劲啊,口渴了吧。”

母亲有时候还像小时候一样称呼他。

说完,就去灶房用葫芦勺舀了一勺水递给宋向阳,宋向阳则甩肩扔下捆竹,一把接过水勺咕噜咕噜喝了起来。

这井水是从半里地外的一口老井挑回来的,比溪水甘甜多了,就是有点清凉。

“嗯妈,我看咱们家竹林里已经有不少冬笋了,等明儿个我们去挖点回来,虽然没有腊肉,那吃起来也比萝卜酸菜香啊。”

“过几天再去挖点泥鳅,钓点黄鳝,打打牙祭,如果运气好,说不定还能卖几个钱呢。”

宋向阳喝完水对着母亲说道。

“那敢情好啊,要是将泥鳅榨一下,然后放些酸辣椒,那不得吃几碗大米饭。”

三姐宋雪春眼睛有点冒光,说到酸辣椒都有点口水直咽了,大姐和二姐脸上也浮现出笑意。

眼下别说用油榨泥鳅了,就是炒菜的时候都只是浅浅地放一点点猪油,然后加上两小块邻居送的猪油渣,和之前的日子简直没得比。

“也不晓得你爸收到电报没有,这么久了,也没个音信。”

母亲这时候望着马路,没来由地喃喃道。

“爸爸最近肯定都是太忙了,再有两个来月就要过年了,要煤的地方也多啊,肯定都在加班呢。”

宋向阳看着母亲有些担忧的神情,安慰道。

他记忆中这阵子爸爸都在每天上两班,给家里攒钱呢。

“大姐,二姐,三姐,晚上和我一起去抓林蛙吧。听说这阵子好多人都在抓,我今天砍竹子就是为了搞火把。”

宋向阳有意撇开父亲的话题,对着姐姐们说道。

“要的啊,反正现在晚上也看不上电视,也没事做,倒不如去碰碰运气。”

大姐宋卫春说道。

母亲生她的时候是在卫生院生的,而那时候很多人都是在村里由产婆接生的,所以就给她取了个“卫”字。

其实在她之前,宋向阳还有个大哥,但是那时候母亲营养不良,夭折了,所以生大姐的时候,父母都很高兴,也很紧张。

后面一有顶职政策的时候,最初报的名字是大姐的,但是宋向阳出生后,又改成了他,父亲之前还给他交着公家粮。

但是等到宋向阳上了高中,父亲也还没退休,就一直拖着,等到80年代末期这个政策就取消了,这粮也白交了。

宋向阳当时有两个户口,一个跟着母亲,一个跟着父亲,在那个信息不畅的年代,这种事情也不奇怪,那个城镇户口后面很久了才取消掉。

如今,大姐已经25了,算作大姑娘了,只是家里为了分田一直拖着她。

“那我去烤几个糍粑,锅里还有些南瓜糍粑饭,今晚就将就着吃点,早点去。”

这时候,二姐也忙着起身去灶屋烤糍粑。

“我来帮你,二姐。”三姐也起身去帮忙。

大姐眼见着两个妹妹忙起来了,也去拿了些柴火砍成短截。

宋向阳看着一家人忙碌的身影,也暂时不去想东想西了,他放回勺子后,便解下柴刀开始剖起干竹来。

他没那么细致的刀工,只是将竹子剖成了很小的长条,然后又用篾条捆成两大捆。

这种长捆燃的久,照的亮,适合晚上长距离照明。

那时候,手电筒都是短暂的用于上下茅司,要拿去野外长时间用是舍不得的。

宋向阳家原本有两把手电筒,一把四节的,一把两节的,还有两个父亲带回来的矿灯帽。

当时,两节的手电筒价格一般要十多块,一节电池一块多,都能买斤猪肉。

而四节的虎头牌手电筒,价格则接近二十来块,比较贵的南孚5号电池,当时更是单节两块五。

所以,很多人用的都是煤油灯,而且都是很省着用,家里做作业或者做针线活的时候才点。

那煤油灯,照明距离很短,要凑近才行,味道又大,且极熏眼睛。

也有几户会买一两根白色蜡烛在停电的时候备用,而红色蜡烛都是用在祭祖上,而且很小根。

等宋向阳忙完,糍粑也烤熟了,南瓜糍粑饭也热好了。

一家人温馨地,就排排地坐在几块大石头上吃着晚饭,看着远方。

宋向阳想着自己多年后吃过的大鱼大肉,山珍海鲜,都比不过这一晚的美味。

而此时,月亮已经悄悄从山头开始升起,星星更是早早地布满天空。

今晚,清水村的夜空,真是美的一塌糊涂。

-----------------

“老庚,恰过夜饭了冇有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