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李旦退让-夜召亲信(2/2)
狄光远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稍稍平静下来,然后用一种充满激情的声音说道:“张大人所言极是啊,王爷!您仔细想一想,这些年来您为了大唐可谓是殚精竭虑啊!从武周时期的忍辱负重,到如今的力挽狂澜,哪一步不是充满了艰难险阻?您的存在,对于那些心怀叵测之人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震慑。”
他的语速逐渐加快,声音也越发激昂起来,“如果您就这样轻易地退让,那些宵小之徒肯定会认为您软弱可欺,进而更加肆无忌惮地胡作非为。到那时,大唐的江山社稷恐怕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啊!”
狄光远的话语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在了王爷的心上。他的言辞恳切,让人无法忽视其中的道理。
李旦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看着二人,眼中满是无奈与挣扎:“二位的心意,本王明白。可你们看看这朝堂,这些年因权力争斗,多少忠良之士被排挤陷害,多少民生大计被搁置荒废。本王虽有心力挽狂澜,可一人之力,终究有限。若继续深陷其中,不知还会引发多少祸端。”
张柬之紧皱着眉头,面色凝重,似乎在深思熟虑着什么重要的事情。过了一会儿,他缓缓开口说道:“王爷啊,如今朝局动荡不安,各方势力明争暗斗,此乃我大唐目前面临的最大困境。然而,依微臣之愚见,此时绝非退缩避让之际。”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相反,我们应当把握这个时机,果断采取行动。首先,必须大力整顿朝纲,清除那些腐败无能、结党营私之徒,为朝廷注入一股清正廉明的新风气。其次,要广纳贤才,不拘一格地选拔有能力、有品德的官员,充实到各个重要岗位上,以增强朝廷的实力和公信力。”
张柬之越说越激动,声音也略微提高了一些:“此外,对于那些心怀不轨、妄图篡权夺位的势力,我们绝不能姑息迁就。要巧妙地运用各种手段,逐步削弱他们的力量,让他们无法再兴风作浪。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稳固大唐的根基,使其长治久安。”
狄光远点头附和道:“不错,王爷。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让朝堂重归清明。而且,您若此时退出,那些支持您的大臣们,又该何去何从?他们一直忠心耿耿,追随您为大唐效力,您的退让,只怕会寒了他们的心。”
李旦缓缓坐回椅子上,揉了揉太阳穴,说道:“二位所言,也有道理。只是这整顿朝纲,谈何容易?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更大的动荡。”
张柬之眼神坚定地说道:“王爷,万事开头难,但只要我们有决心,徐徐图之,必定能有所成效。我们可以先从举荐贤能之士入手,让真正有能力、有操守的人进入朝堂,为大唐效力。同时,暗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