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让你做寻亲节目,你做等着我? > 第278章 找到了

第278章 找到了(1/2)

目录

李阳听老学者这么说,心中一喜,继续问道:“那您还知道‘咏春社’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吗?比如剧本创作的特点,或者演员表演的风格之类的,这可能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确认维多利亚家族与‘咏春社’的关系。”

老学者扶了扶眼镜,沉思片刻说道:“‘咏春社’在剧本创作上,很注重对人物内心的刻画,常常会在剧情中融入一些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细节,以小见大反映社会现实。而且他们的演员在表演风格上,追求细腻真实,尤其是在情感表达方面,非常擅长用微妙的动作和表情传递复杂的情感。”

李阳把老学者的话详细记录下来,又联系维多利亚:“维多利亚,老学者提到‘咏春社’在剧本创作和表演风格上有一些特点。剧本注重刻画人物内心,融入社会底层生活细节;演员表演追求细腻真实,擅长用动作和表情传递情感。你再回忆回忆,家族里有没有人说起过类似相关的内容,或者从剧本里能不能看出这些特点呢?”

维多利亚挂断电话后,立刻再次仔细翻阅手抄剧本。过了好一会儿,她激动地回电:“李阳先生,您说的这些特点,剧本里好像真有体现。剧本里对主角的心理描写特别多,而且有很多情节就是讲普通人在乱世中的生活琐事,感觉和您说的很吻合。”

李阳听后,对老学者说道:“看来种种迹象愈发表明维多利亚家族和‘咏春社’关系紧密。但为了严谨,我们还想知道,‘咏春社’当年有成员前往海外的相关信息吗?”

老学者摇摇头:“这方面的信息我还真不太清楚。不过‘咏春社’解散后,成员们各自离散,当时局势动荡,有成员去海外谋生也并非不可能。”

李阳回到团队,和大家商量:“目前虽然有很多线索指向维多利亚家族与‘咏春社’,但海外分支这一块还缺乏确凿证据。我们再扩大调查范围,联系更多当年在华北地区活动的戏曲团体后人,或者一些研究民国戏曲迁徙情况的专家,看看能不能找到‘咏春社’成员海外迁徙的线索。”

团队成员们纷纷领命,各自展开行动。小钱负责联系其他戏曲团体后人,他通过各种戏曲爱好者论坛、社群发布消息:“各位老师,想跟大家打听下,有没有了解当年‘咏春社’成员海外迁徙情况的?我们正在做相关研究,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帮助。”

小赵则去拜访研究民国戏曲迁徙的专家。他对一位专家说道:“老师,我们在寻亲过程中发现一个可能和‘咏春社’有关的家族,想了解下‘咏春社’当年是否有成员去海外,您在这方面有研究吗?”

与此同时,小美再次仔细研读剧本,试图从剧本的字里行间挖掘出更多线索。她对李阳说:“李阳哥,我发现剧本里有几处提到了港口城市,还有一些关于远行的隐晦表述,会不会和成员去海外有关呢?”

李阳点点头:“很有可能,这也许是个关键线索。你继续仔细研究剧本,看看能不能找到更明确的指向。”

经过几天的努力,小钱那边有了新消息。他兴奋地对李阳说:“李阳哥,有位戏曲团体后人说,他听长辈提起过,‘咏春社’解散后,有几个年轻成员不甘心放弃戏曲,听说海外有华人聚居地对京剧有需求,就结伴去了海外,具体去了哪里不清楚,但应该是在东南亚一带。”

几乎同一时间,小赵也从专家那里带来了有用信息:“李阳哥,专家说他在研究资料中看到过,民国时期华北地区一些戏曲艺人因为战乱和生计,确实有不少前往东南亚、北美等地,其中就包括一些不知名的小戏班,‘咏春社’很可能就在其中。”

李阳综合各方信息,再次联系维多利亚:“维多利亚,目前我们又找到一些新线索,表明‘咏春社’当年确实有成员前往海外,且很可能在东南亚一带。我们会继续深入调查,争取早日确定你与‘咏春社’的关系。”

维多利亚感激地说:“李阳先生,太感谢你们了,你们的努力让我离真相越来越近。我也会再和家族里的长辈沟通,看能不能问出更多信息。”

李阳又召集团队成员开会:“现在线索越来越多,但还需要进一步梳理和核实。小美,你继续研究剧本,看看还有没有隐藏线索;小钱,你跟进提供线索的戏曲团体后人,看能不能深挖一些更具体的信息;小赵,和专家保持联系,看是否还有其他相关资料。我这边再和维多利亚沟通,看看她家族长辈那边有没有新发现。”

会议结束后,大家立刻投入工作。小美对着剧本逐字逐句地研究,甚至查阅了很多民国时期的历史资料,试图找到剧本中隐藏的暗语或特殊指向。小钱则频繁与戏曲团体后人交流,详细询问关于“咏春社”海外成员的每一个细节。小赵和专家一起,在浩如烟海的民国戏曲研究资料中继续寻找蛛丝马迹。

李阳再次联系维多利亚:“维多利亚,你和家族长辈沟通得怎么样了?有没有新的发现?”

维多利亚说:“李阳先生,我和几位长辈仔细聊过,其中一位长辈想起,家族里一直流传着一张老照片,照片里好像是一群人在港口准备登船,背后的船名好像叫‘南洋之星’。但这张照片不知道被放在哪里了,长辈们正在一起努力寻找。”

李阳听后,觉得这是个重要线索:“维多利亚,这张照片很关键,如果能找到,说不定能成为确定你家族与‘咏春社’关系的重要证据。麻烦长辈们再仔细找找。”

过了几天,维多利亚兴奋地打来电话:“李阳先生,照片找到了!照片上一共有五个人,穿着戏服,行李上还有个类似‘咏’字的标记。”

李阳说道:“太好了,维多利亚。你赶紧把照片发过来,我们找专业人员进行分析,看看能不能从照片的细节,比如人物特征、服装款式等方面,找到与‘咏春社’相关的证据。”

收到照片后,李阳立刻找来了对民国京剧服饰和人物形象有深入研究的专家。专家仔细端详照片后说:“从他们的服装款式和图案来看,确实符合‘咏春社’当年的戏服风格,而且这个‘咏’字标记,和我之前研究‘咏春社’资料时看到的一些道具标记很相似。”

李阳又把照片拿给团队里擅长图像分析的成员,希望能从背景、船只信息等方面找到更多线索。这位成员通过专业软件对照片进行处理,放大细节后发现:“李阳哥,船名‘南洋之星’清晰可见,我查了下资料,这艘船当年主要往返于中国和东南亚一些港口城市,这和之前我们了解到的‘咏春社’成员可能前往东南亚的线索相吻合。”

综合各方面线索,寻亲团队经过严谨比对和分析,最终确定维多利亚就是“咏春社”后人的一支。

李阳给维多利亚打电话:“维多利亚,经过我们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正式确定你就是‘咏春社’后人。这本手抄剧本承载着家族的珍贵记忆和深厚的京剧文化底蕴。”

维多利亚激动得热泪盈眶:“太感谢你们了,李阳先生!是你们帮我解开了家族多年的谜团。我一定要亲自去当年‘咏春社’活动的地方,探寻家族历史,将这份京剧文化传承下去。”

随着维多利亚寻亲成功,寻亲团队在海外华人圈的名声愈发响亮,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带着家族传承的各种与京剧相关的物件慕名而来。

一天,一位叫大卫的华裔男子联系到寻亲团队。他带来的线索是家族传承的一组京剧表演用的髯口,这些髯口制作精良,且每一副都有独特的编织花纹。

李阳看着这组髯口,说道:“大卫,这组髯口很有特点。我们还是按照以往的流程,先找研究京剧髯口制作的专家,分析这些编织花纹的独特之处,同时对髯口的材质进行检测,确定其年代。小美,你去联系相关专家;小林,你负责材质检测的事宜。”

小美和小林应道:“好的,李阳哥。”

在等待专家和检测结果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们又开始讨论可能的方向。

阿强说:“从这些独特的编织花纹来看,说不定是某个特定戏班独有的制作工艺,就像之前‘怡春戏班’的刺绣工艺一样。”

小赵点头赞同:“没错,等专家来了,看看能不能从花纹上判断出和哪个戏班有关。而且材质检测也能帮助我们确定大概的年代范围,缩小调查方向。”

小美很快联系到专家,专家看到髯口照片后,表示非常感兴趣,立刻答应前来研究。小林也顺利安排好髯口的材质检测。

专家赶到后,仔细观察髯口的编织花纹,说道:“从这些花纹的编织手法来看,非常独特,我从未见过如此精细且具有规律的编织方式。初步判断,这应该是某个对髯口制作有极高要求的戏班所特有。但具体是哪个戏班,还得结合材质检测结果以及更多的研究资料来判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