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343章 潮水退去,公社改乡镇

第343章 潮水退去,公社改乡镇(1/2)

目录

一石激起千层浪。

合作社培育出新稻种的事情,经过公社上报到了县里和地区,顿时引起了热议。

今年由于各地的粮食减产,各地对于省里之前大力推广低价稻种的决策很有意见。现在,合作社又培育出了如此优秀的稻种,一时之间骂声四起。

方唯让赵金生通知各个客户,稍后就可以提货了。

由于稻种的异变,之前采购意向的【南光三号】是没有的,有的只是【南光四号】。不过新稻种的价格更贵一些,要是接受不了可以废止之前意向合同。

各个客户强忍着心疼的感觉,第一时间就赶过来交钱提货。

因为他们知道来晚了说不定就没货了,看看周边县市的惨状就能知道,好的稻种关键时刻能救命,起码不会大幅度的减产。

瑶寨和其他公社也陆陆续续完成了收割任务,瑶寨的【农优76】稻种产量和去年基本持平,其他公社的水稻产量略有下降,不过下降的幅度很小。

接下来,大家就都忙着抢种工作,时间本来就晚了要是再不抓紧,又会影响到秋收。

而整个新林县全部完成了夏种,其他受灾的地区才开始收割稻子。这一季大幅减产已成定局,同时还会影响到秋天的收成。

这几天。

赵金生带着运输队去到各公社收购稻谷,今年的稻谷价格有所上涨,由于提前签订了收购合同,所以收购价格和去年基本持平。

“赵理事长,按照合同办事也没什么好说的,问题是今年的稻谷价格上涨了这么多,你能不能给我们提点价”

合同约定实际上规避了种植户的风险,粮价波动是双向的,有涨有跌,等于合作社给大家托底,不至于让大家辛辛苦苦一年下来还赔钱。

但今年恰好感到稻谷的价格大涨,农户按照合同价格卖就有点亏。

“这事儿,社里正在开会研究,回头就会拿出一个解决办法的。我们先按照合同价收购,等合作社有了定论,如果价格提高的话,再给大家补上差价。”

赵金生没有一口拒绝,他没有说假话,社里对于今年的收购的价格也是有争议的。

目前大家都在忙活,还没顾上敲定这件事,他只能给大家一个模棱两可的回复。

不过农户都很相信方唯和合作社,尤其是感谢【南光三号】稻种救了他们,所以一个个都毫不犹豫的把稻谷卖给了合作社,只留下了口粮和需要上交的公粮。

方唯等人也没闲着,忙着销售【农优76】和【南光三号】稻种,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客户。

运输队的卡车就没闲过,日夜穿梭不停,就这,还有不少的运输任务是别的运输公司完成的。

忙完了这事儿,方唯才召开了理事会会议,讨论收购稻谷的价格问题。

最终还是决定按照合同价上浮10%进行收购,这样一来,皆大欢喜,谁也没话说。

“支书,今年不光是稻种枪手,连咱们的瑶岭大米都不愁销售。”

赵金生乐和和的完成了稻谷收购任务,米厂正在源源不断产出【瑶岭大米】。

和往年不同,今年的客户是主动上门提货,米厂都快被这些人包围了,刚生产出来一批大米,马上就有人交钱提货。

甚至还有人愿意加价先提货。

“今年全省的水稻都有不同程度的减产,货源紧张很正常。不过,你注意一点,咱们一定要按照合同办事,签了供销合同的单位必须按照给人家供货。”

合作社运营的这个品牌很成功,【瑶岭大米】在全国各地都有了相当的知名度,而且构建了成熟的销售网络。

因此,他要求赵金生这边不能急功近利,务必要先保证合同供应,说白了就是保证销售渠道的畅通。

那些想赚快钱的客户,自然排在最后。

“好的,我明白。”

赵金生随即去作了安排,瑶岭大米源源不断的流向了各地的市场。

人们的的观念也在逐渐转变,好大米的价格自然会贵一些,很多人都认准了【瑶岭大米】这个品牌,销售情况很不错。

毕竟还是有一部分人愿意吃品质更好的大米,价高质优,他们愿意接受。

而其他地区地区种植的【南光三号】,虽然产出的大米没什么区别,质量也很好。但由于没有原产地认证、更没有品牌的加持,所以就只能卖的便宜些,而且还不能公开叫瑶岭大米。

即便是这部分大米,在市场上也很受欢迎。

合作社完成了稻谷的收购工作,赵金生带人要和他们重新签订合同。

“我们最新培育出来了【南光四号】稻种,大家种植的话,亩产大概在1500斤左右,而且品质更优。所以,从下一季开始,我们收购的对象就是这种稻种了。”

赵金生等人一遍又一遍的给大家做宣传,宣传【南光四号】的优点。

稻种价格虽然比【南光三号】稍高一些,但产量也更高,而且口感更好,其实还是很合算的。

“赵理事长,我们都不用你说,从这一季我们就开始种植【南光四号】。”

“你不能这样啊,这一季我还是种植的【南光三号】,以前剩余了不少种子,这一季全都用上了。”

“是啊,过渡期是不是能二者兼顾两种品种的稻谷你们一起收购吧。”

这一季的情况比较复杂,有人种植了【南光四号】,可还有大量的农户依然种植了【南光三号】。毕竟买回去的种子不见得一次能用完,储备种子也是常见的事儿。

赵金生只好和种植了【南光四号】的农户重新签订了合同,以前签订了种植【南光三号】的农户,还在合同期内,社里还得继续执行。

他觉得很头疼,回去之后向方唯讨教对策。

“这事儿简单,你让米厂再重新设计一款包装,用【南光四号】稻子加工出来的大米,可以在包装上加【臻选】两个字。

这一季不是还有很多农户种植了【南光三号】吗用这种稻子加工出来的大米继续用老包装,这样的话,就不会产生混乱。”

两种稻谷的价格不一样,所以大米的销售价也不一样,最好的区分就在包装上。

赵金生一听,觉得这个办法很好,随即去了米厂,让他们赶紧搞出来一款新的包装袋,等秋收过后会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