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女人的第二次选择三十九(2/2)
她现在也晓得利弊了,知道在什么样的家庭里成长对自己最好,什么样的家庭背景对自己以后的发展有利。
这可不是苏君君功利哈,也不是她贪慕虚荣,只是她打一出生,就有这样的条件。
她自己不会那么傻,上天给的优势可不能浪费。
尤其是苏君君上了初中后,一下就发现了和同龄人之间的差距。
小孩子们都有一种“天真无邪的残忍”。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认知和情感发展不太平衡。
他们正值青春期,认知能力在发展,可情感调控能力却跟不上。
他们能意识到自己一些行为的后果,却很难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和冲动。
比如说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可能会口不择言,说出伤人的话,事后又会后悔不迭。
初中的孩子都特别渴望被同伴接纳和认可,为了能融入群体,可能就会参与一些攻击性的行为。
比如说,看到同伴排挤某个同学,为了不被孤立,哪怕心里觉得不太对,也可能会随大流一起参与。
在初中的时候,不管成绩好不好,总会被同龄人有意无意地孤立和排挤。
可苏君君就不一样了,因为县城里有点关系的人家小孩,都知道苏君君的家庭背景。
那些家里没达到和苏君君一个阶层的同学,看到苏君君被校方领导等人亲自请上开学典礼,代表学生发言时。
大家心里也都明白了,这位同学的家世背景肯定不一般。
谁也不傻呀,孤立同学,肯定都是挑那些比自己弱小的来孤立排挤。
苏君君在学校里,是同学们都心知肚明的特别存在,毕竟她有太多的机会,可以在学校领导面前展现出自己的才能。
学校有什么活动,也都优先考虑苏君君,别的同学想要上台表演,或者参加个比赛什么的,都得费一番功夫。
可苏君君都不用费力争取,就有她的份儿。
也正是因为这些特殊待遇,让苏君君清楚地知道了苏家在县城的地位不一般。
这也让苏君君知道,她小时候不喜欢的苏家,其实才是她的依靠,她的底气。
她这么早就懂得了这些人情世故和道理,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苏若蘅看到哥哥姐姐回来,兴奋地叫道:“哥哥~姐姐~若若好想你们……”的糖葫芦呀?
苏若若话还没说完,就瞅见哥哥姐姐是空手进屋的。
她那失望的声音,明显都低沉下去了,那话最后都快掉到地上捡不起来了。
昭昭直接戳穿妹妹的小心思,“若若~你到底是喜欢哥哥姐姐,还是喜欢哥哥姐姐带回来的零食呀?”
自从若若吃了哥哥姐姐从学校门口买回来的各种零食后,她就天天眼巴巴地盼着哥哥姐姐放学。
因为王安昭两人的零花钱多,为了逗家里的小妹妹开心,他们总是在学校门口买各种新奇的零食带回来给她。
这就给苏若若造成了一种错觉,她觉得只要能去上学,就能有吃不完的零食。
苏若若现在每天都在盼呀盼呀,盼着自己能快点长大。
这样就能像哥哥姐姐他们一样,背着自己喜欢的小书包去学校吃自己想吃的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