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奋斗的动力(2/2)
自家夫君这是怎么了,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神采奕奕了起来,真是让人不理解。
李承乾一路来到了甘露殿,还没等张阿难帮忙传讯给正批奏折的李世民,他就屁颠屁颠跑了进去。
“阿耶,阿耶,儿臣有事情要找您商量。”
正批奏折的李世民看着自家好大儿屁颠屁颠跑了进来,便疑惑的皱了皱眉,试探着问道。
“高明,怎么了,你突然这么火急火燎的来找阿耶,是不是发生什么大事了?”
李承乾重重的点了点头,一脸严肃的对着李世民说道:“阿耶,儿臣心里有个想法……”
李承乾随即便把自己想要建立各种大学的事情告诉了李世民,这让李世民有些疑惑了。
大学?确定不是太学吗?或者说是四书五经里面的那个《大学》,专门研究那玩意的部门?
李世民直接问出了自己的疑惑,李承乾当即摇头解释道。
“阿耶,儿臣说的这大学并不是四书五经里面的那个《大学》。
而是类似于国子监那种教育机构,只不过这大学并不是教导四书五经的。”
李承乾怕李世民听不明白,便想了想打了个比方。
“就像之前儿臣提议建立的那医学院一样,医学院其实也算是一种大学,是专门培训医师的机构。
儿臣现在要建立的这大学,就是专门教导学子学习某种特殊能力的。
比如说学习如何研制枪支弹药,比如说研究如何治理水利,再比如说研究地理知识,开采矿脉等等。
反正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能力,只让民众读四书五经,一味让他们参加科举考试,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力很有限的。”
李承乾这番话让李世民陷入了沉思,目前而言,随着这些年科举制的推广,现在大唐民众很多都以读书为荣。
只是当前世家实力依旧非常庞大,可以说是将大部分社会上升空间都把控了。
哪怕他和李承乾都想着让读书权利下放到底层民众身上,读书能出头的基本上也是世家大族的人。
既然这样倒不如让高明多建造一些这样的大学,用以教导底层民众。
如此尽量多搞一些实干能力强的人才出来,兴许大唐会越来越好。
过去这么多年的经验告诉他,李承乾用特殊手段培养出来的人,实干能力都很强。
比如说那些研制长枪和火炮的人才,又比如说现在帮忙大唐寻找原油、磷矿,钾矿的人才,再比如说那些能用水力,风力发电的人才。
只要大唐能够一直出这样实干派的人才出来,以后大唐只会越来越强盛,这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他有些好奇,以前自家好大儿都没想着搞这样的大学,为什么现在突然会想到搞这大学了?
于是李世民就问出了心里的疑惑。
“高明,以前你可没想着搞这样的大学,特别是关于武器研究的,你甚至都不愿意把那些长枪和火炮给隐龙卫以外的人员使用。
现在听你这意思,好像是想要在大唐普及此等技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