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四合院:从高级技工开始 > 第57章 分好处

第57章 分好处(2/2)

目录

傻柱跟三大爷也不太对付。

“三大爷有咱们缺少的能力,不过你放心,你是我兄弟,他是帮忙干活的。”

“我打过招呼的,允许你漏勺装满饭盒,但最多两个啊,再多就说不清楚。”杨卫彪这开口就是片汤话。

“嗨,还是杨哥你对我好。”

傻柱乐呵了,他在团队里的地位杠杠的。

“对了,京茹那里,你也预先给她留菜。至于剩菜什么的,你让刘岚他们打包。”

杨卫彪上次忘了说这事就走了,正好给提起。

“我记下了,小院的后厨会帮你管好的。我觉得你把许大茂看得太重了。”

傻柱也看不上许大茂。

杨卫彪看左右没人,“你懂什么,咱们干的事多少算有点风险。你想想小院是谁租的”

“许大茂租的啊!”

傻柱心说,这谈好的,还用想什么。

杨卫彪又问:“那几百斤面粉送过来,谁签的字。”

“还是许大茂啊!”

傻柱突然反应过来了,也低声说:“杨哥,你是打算让许大茂背锅”

“最好别,他背锅,这就意味着出事了。这是提前准备懂吗。”

“咱俩才是真兄弟,以后要是能公私合营了,我开一酒楼,你来帮我带后厨,一起发大财。”

杨卫彪这得把傻柱忽悠住了。

“懂了,咱们是兄弟,他是背锅的。”

傻柱就听懂了这点,这心里一下就好受了。

“你这可千万别说漏嘴。”

杨卫彪给叮嘱了一番。

“我这肯定不敢说出去,不然许大茂反应过来,就没人背锅了。”

傻柱可不傻,能看到许大茂倒霉,高兴着呢。

“今晚上要招待肉联厂的干部,你得做点有样的菜。”

“好嘞,保管把手艺全拿出来。”

两人聊得高兴,远处秦淮茹却蹙着眉头。

半下午,杨卫彪就撤了,等到了春桥副食店,三大爷扶着自行车在等着了。

“卫彪,这儿呢。”

阎埠贵兴奋的挥着手。

“三大爷,你这来得真早啊!”

杨卫彪看到副食店,之前在这儿签到就赚大发了,那就再来一次吧!

【每日签到,此次选择地点春桥副食店】

【奖励:金钱七十,猪肉四百二十斤,食用油五十桶,猪油三百斤,牛油三百八十斤。】

我擦,这实属大爆,好久没出五种奖励了。

等以后开放了,他非得把这家店拿下不可,风水宝地啊!

“这不想早点干活吗。”

阎埠贵已经等了快一小时了。

“走吧,二大爷在里面呢。”

“老刘这也是的,也不知道出来接一下我。”

阎埠贵看是埋怨,却高兴。

地点就副食店后面不远的胡同里,到地方一敲门,很快刘海中就出现了。

“卫彪,你今儿挺早啊。老阎,你这加入进来,以后可得听卫彪的。”

刘海中事先知道老阎下午会来,故意给晾一下。

“老刘,瞧你这话说的,我都让杨卫彪帮我管钱了,还能闹吗。

我那以前没认清楚好人,以后一定好好干活。”

阎埠贵还真是拿得起放得下,直接就给认错了。

“这以前的事不提,现在就等大茂回来。”

杨卫彪可是给许大茂安排了不少事,这是劳动主力。

“二大爷,你先跟三大爷介绍下目前的情况,我去看看今晚上的备菜。”

“对,咱这不能丢面子。”

刘海中现在口袋里都放烟了,虽然目前一分钱没赚到,但依旧干劲十足。

阎埠贵的情况也差不多,积极性十足。

“杨大哥,你来啦。”

秦京茹这正摘菜呢,虽然有点枯燥,但比乡里轻松,还能吃上肉,日子多美。

“嗯,我看看食材。”

杨卫彪这大概看了看,还行,就是缺少点稀罕物。

“都是今儿买的新鲜的,我精挑细选的呢。”

秦京茹可是一点不敢含糊。

“嗯,挺好的!你这平时没招待,也出去逛逛。”

杨卫彪一点不担心,秦京茹逗留在城里有合法借口,投奔亲戚来着。

“好啊!那我能去院里找你吗”

秦京茹还想着偶尔能去四合院住两天,认杨卫彪当哥哥。

“呃,这事先不急。”

杨卫彪拒绝了,主要他这跟于莉解释不清楚。

秦京茹有点失望,但还是微笑着说:“杨大哥,我听你的。”

“以后好好听话,真无聊了,我有空带你出去玩。”

这话一出,杨卫彪都想自打嘴巴,他带什么带!

“好啊好啊!”

秦京茹可记在心里了。

“你先忙着,我先出去了。”

杨卫彪赶紧走了。

直接出了小院,等回来的时候提着一袋子红。到时候一人一包。

“卫彪,你这拿的啥!”

阎埠贵推了推眼镜框,他已经知道情况了,只恨没早点加入进来。

“二十斤红,我让制厂的人送来的,了三十,我们五人每人拿一斤,肉联厂来的人都送一斤。”

杨卫彪上次签到得了五百斤,这就得利用起来。

“嘶,这就分一斤红了。”

阎埠贵感觉这是要起飞啊。

“淡定!这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杨卫彪给灌了一碗心灵鸡汤。

正说着,傻柱和许大茂有说有笑的进来了。

“哟,三大爷都到了啊,那我先去忙了。”

“傻柱别急,这有二十斤红,我们五人都分一斤,你厨房留点,剩下的送客户。”

杨卫彪拍了拍傻柱的肩膀,这兄弟都知道帮着忽悠许大茂了。

“明白!”

傻柱这也学会说内行话了。

许大茂高兴的说:“分红啊,这好,稀罕物呢。”

“大茂,就等你了,我们研究一下,怎么把两千套厂服推销出去。上次的客运站,人数太少,不能再来一次。”

杨卫彪这学会制定方针,让别人干活了。

“两千套最好一次出货,省得麻烦。”

杨卫彪有自己考量,这是冬季厂服,等开春反倒不好处理了。

许大茂点头说:“最好这周谈下来,别人能赶到年前能把厂服发出去。”

阎埠贵也发表意见,“咱四九城竖着1万4千根烟囱,这得有多少厂子。”

还真是这样,四九城如今的常住人口近七百万,两千套厂服扔进去,都溅不出水。

“我先发现一下意见。”

杨卫彪跟着就说:“这次的厂服就奔着工资高效益好的厂子,但之后,三大爷这边给我统计一份四九城所有工厂、单位的名单。

包括工人的数量,大概工资,出产什么,缺什么,越详细越好。”

“我这没问题,也就跑跑腿,动动笔头。”

阎埠贵虽然知道这活费时间,但就怕没事可做。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