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大明:鬼背儒圣,吾儿朱元璋 > 第139章 朱元璋:爹复生失忆是阴谋

第139章 朱元璋:爹复生失忆是阴谋(2/2)

目录

赵璇蓁伸出白皙皓腕,勾着他的脖子,献上香吻。

朱四爷看着她那冰肌玉骨的娇躯,又控制不住自己了。大战又起!

身负武道的赵璇蓁比飞燕强的可不是一点半点,若是飞燕,早就丢盔卸甲,求饶了。

赵璇蓁与朱四爷势均力敌。

一夜来来回回的折腾,到凌晨才沉沉睡去。

天微微亮时。

朱四爷又起来了,他把熟睡的赵璇蓁也揉醒:“来,跟着老夫吾日三省吾身。”

赵璇蓁美目一瞪:“我还比不过你个糟老头子”

于是,果断起来,换上一套劲装跟朱四爷去炼体。

围着后山跑了三圈之后,她已经是香汗淋漓,扶着路边一棵树娇喘:“跑不动了,我得休息了。”

劲装贴身,更显她傲人的身姿,额前几缕秀发落下,沾着香汗,多了几分迷人的妩媚。

恢复了元气的朱四爷,顿时邪火冲脑。

他走过去拥抱着她,手掌滑落,楼主了纤细的腰肢,手掌轻轻摩挲。

赵璇蓁面色绯红,双手撑着树干,弯腰提臀。

……

这一日。

文华殿内,朱元璋正埋头于堆积如山的奏折之中,外面的蝉鸣声尖锐刺耳,搅得他心神不宁。

锦衣卫指挥使毛骧急急进殿来,禀报:“陛下,凤阳的事,臣有结果了。”

朱元璋微微抬头,放下手中的朱笔,他端起一旁的茶杯,边啜饮边走向毛骧:“细细道来。”

“大大小小的勋贵,在凤阳几乎都有买田,而且是低价买。百姓不得已成为佃户。”毛骧皱眉,“有的甚至纵容家人侵吞百姓良田,据良田为私产,役百姓如使奴仆,轻者,鞭笞加身,重则,毁家杀人。”

咣当!

朱元璋的眼中闪过怒火,他猛地将手中的茶杯砸向地面,茶水与碎片四溅:“混账!前元覆灭的教训他们难道都忘了吗都有哪些人胆敢如此放肆”

毛骧深吸一口气,继续禀报:“除了丞相李善长,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等少数几个人,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有。陛下,要不要臣即刻捉拿”

朱元璋眼中寒芒闪过。

现在捉拿,那肯定是不行的,淮西诸将出问题,会危及全军。

如今北方未定,南边云南梁王未归附,东边倭寇作乱,西边蜀地明玉珍还未彻底平,还需要他们打仗。

可又不能不罚!

该如何办这时候需要一个聪明人来从中调和。

“快传李善长!”朱元璋挥手。

太监总管王景弘正要转身去传人,却见大都督李文忠急匆匆地走了进来,他的面色沉痛,眼中还带着泪,手中紧紧握着一个白色的折子。

“怎么了”朱元璋心头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白色的折子,在大明军中,通常是前线用来报丧的。

李文忠跪倒在朱元璋面前,双手高举那白色的折子,声音哽咽:“陛下……征虏副将军常遇春……他在行军至柳河川时,突然暴病身亡……”

轰!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朱元璋只觉得头脑一片空白,身体摇摇欲坠。他猛地扶住一旁的御案,才勉强稳住身形。

“不可能!”朱元璋失声喊道,“前几日来信,他还说一切安好,怎么会这样”

“陛下,臣已经确认,千真万确。”李文忠难掩悲痛,“常将军灵柩已经在途中,十日后抵京。”

朱元璋的双眼瞬间失去了焦距,脸色变得苍白如雪,那原本威严而坚毅的面庞,此刻布满了难以言喻的悲恸。

他的身体剧烈地颤抖着,那是双手紧握成拳,喉咙里发出低沉而哽咽的声音,那是悲痛欲绝的呜咽,是无法接受现实的绝望。

“伯仁!”

“噗!”

他猛地喷出一口血。

众人吓坏了,太监王景弘连忙上去扶:“陛下!快,传太医,传太医。”

……

翌日。

早朝之后,朱元璋出了宫,走在大街上,他的泪水终于落下。

在奉天帝,他没有落泪,因为他是大明的皇帝,是无数人的依靠和希望,他不能哭,也不能倒。

然而,那种深入骨髓的悲痛,却透过了他的每一个毛孔。

“伯仁,你怎么会就这么离咱而去了。”他低着头,眼泪不断落下。

来到秦淮河畔的小院前,他推开了门。

朱四爷恰巧回来取东西,准备去书院后山,见朱元璋进来,招招手:“八郎……”

他话未说完,朱元璋扑到他面前,哽咽道:“四爷,伯仁他……他病亡了。”

这一刻,他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悲痛,放声大哭起来,哭声撕心裂肺。

朱四爷手中的东西应声落地,尽管他早已有心理准备,但这一刻真正到来时,他依旧悲伤。

“伯仁……伯仁……”朱元璋嗷嗷大哭。

他哭的像是个孩子,悲伤过度,完全停不下来。

他轻轻拍着朱元璋的肩膀,声音颤抖:“八郎,节哀顺变。”

在这个院子,朱元璋卸下了帝王的威严与尊荣,他只是一个痛失挚友的普通人。他的泪水如断线的珠子般滚落,每一滴都凝聚着对生死兄弟的思念与不舍。

朱四爷轻叹:“八郎,等老常灵柩归来,你带我去祭奠。”

朱元璋哭着点头:“好。”

一个时辰后,他擦干眼泪离开了小院。

他又是那有着铁石心肠的皇帝朱元璋了,他回到乾清宫继续处理今天未处理完的折子。

在处理折子前,他挥笔写了一首悼念常遇春的诗:

朕有千行生铁汁,平生不为儿女泣。

忽闻昨日常公薨,泪洒乾坤草木湿。

“传旨!”朱元璋沉声道,“追封常遇春为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曰忠武。配享太庙。”

而后,他又传来宫廷画师,要画师为常遇春公绘制身穿龙袍的全身像。

月初了,有月票,作者会坚持日万哟!求票!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