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太嚣张!他以为他太上皇?(2/2)
无形的刀气骤然释放,地面瞬间裂开无数道缝隙,如同水面荡起的波纹般向四周扩散。那些国子监的学子被吓得脸色惨白,慌乱地连连后退。朱四爷身上的威严如同实质般笼罩全场,他声音依旧如雷贯耳:“然而,朱重八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今天,老夫就来教他如何做事!”
场中一片寂静。
他在口出什么狂言
教皇帝做事
你以为你太上皇吗
“老夫看来,本朝有七件事要做。”
朱四爷目光扫过,声音朗朗,无人再敢出声。
“劝民与田亩,招抚流民复业中原各地鼓励垦种荒闲田土,实行迁民宽乡,督民耕作,蠲免赋税。”
“整顿吏治,不言者罪之,言有不当者勿问。凡郡县有司及朝使目击民艰不言者,悉逮治。”
“设立内阁,设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文华殿大学士,以五品官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治理漕运,运河疏了堵,堵了又疏,老夫告诉他如何治河。”
“迁都,天子守国门!”
“建立三大营,为大明日不落帝国做准备。”
“分封藩王与海外,拱卫大明。”
……
朱四爷说完,全场寂静无声。
他老神在在的迎风而立。
老子把前世看网文的那点关键词都特么用上了,还唬不住你们
“听不懂了不明白了”朱四爷挥手,“那就回去想!现在朝野上下的官员,都是饭桶,半点革新都没有。以后,还是得靠你们啊。”
国子监的学生们不明觉厉。
他们觉得朱四爷并非江湖传说中的莽夫,莽夫能说出刚刚那些切中朝政要害的七条
院长说的对,朝中官员守旧,未来还是得靠我们啊。
“是我们唐突了。”有学子站起来朝着朱四爷鞠躬,“学生铁铉,听院长刚刚一番话,胜读十年书啊。”
“铁铉”朱四爷满意的点头,“你不错,以后有不明白的,随时来书院。”
他暗暗心惊。
铁铉就是后来硬刚朱棣的那个硬汉
可以说,朱棣在靖难之役中,碰到最大的对手就是铁铉了。
“学生告辞。”铁铉朝他一拜。
“你们又想加入玄武书院的,老夫这边随时欢迎。”朱四爷大度的摊摊手。
“多谢院长。”铁铉一拜。
国子监学生在铁铉的带领下,退出了书院。
朱四爷耸耸肩:“搞定,收工!”
罗贯中,郑士元,韩宜可和楚香玉还在惊愣当中。
楚香玉目光复杂,她有些看不懂眼前的院长,看上去像个莽夫,实则学识渊博,可行事又毫无顾忌。
“老罗,今晚去飞燕楼耍耍”朱四爷朝罗贯中挑眉。
“别……别……”罗贯中羞了满脸红。
楚香玉冷哼一声。
才对院长有了点改观,立马破碎。
……
“阿弥托佛”
一个身材魁梧的和尚走了过来,朝着朱四爷一拜,“老衲刚刚听院长之言,如醍醐灌顶啊。”
朱四爷目光落下。
眼前的和尚气度非凡,目三角,形如病虎。
“和尚,你哪位啊”朱四爷问。
“贫僧法号道衍。”和尚颔首。
“黑衣僧人姚广孝”朱四爷意外。
“咦,院长知道贫僧”和尚更意外。
朱四爷似笑非笑。
熟读《明史》的他当然知道这个未来的黑衣宰相。
朱棣就是在他的鼓动下造反的,他一手策划靖难之役,可功成之后就立马急流勇退。
后人都想不明白,这和尚造反是为了什么
“道衍,你来我书院作甚”朱四爷疑惑问。
“贫僧是来京城看热闹的。”道衍一笑,“碰巧看到国子监学子朝这边来,就跟了过来。”
朱四爷笑容玩味。
你来京城看热闹你可真正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主啊。
“京城有什么热闹老夫怎不知”朱四爷再问。
“院长不知”道衍眼中闪过意外,“道门天人之争就要到了,届时,天下各派都会来京城看热闹呢。”
道门天人之争
朱四爷心中吐槽,特么,你以为武侠呢
他不知何为道门天人之争,正好问问这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