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大结局(2/2)
从李家出来,孟轻鸿还调侃:“我们都老了,真羡慕小路同学,还像二十岁一样貌美如花。”
“哪里哪里,您还是一如既往的温文尔雅,风度翩翩。”
……
来一趟京市,哪能不去看孩子。
去一月那里的时候,路舒白压根没见到人。
只好把准备的两大包东西交给门卫,让他们帮忙转交。
初五看到妈妈特别开心,一直抱着她撒娇,得知路舒白还要待两天,初五就跟路舒白去学校外面住。
两人又把赵春和喊来,晚上一起吃火锅。
路舒白留下来是为了买房,她想买一个合适的位置开公司用。
找一天毫无头绪,最后还是元也帮忙联系人。
他在京市朋友特别多,在他朋友帮助下,路舒白成功拿下一处合适的办公地址。
路舒白保持一年一本的出版节奏,现在大家购买力上来了,每年稿费赚到飞起。
除了投资一些不动产和黄金,其他的全攒着开公司。
八十年代,是文艺重新复兴的时代,到中后期,文艺作品更是百花齐放。
路舒白正式辞去研究中心的工作,常青觉得很惋惜,到底还是放人走了。
乔阳跑来问她有什么打算,听路舒白说要开公司,佩服她勇气可嘉。
接下来路舒白要京市和长宁岛两边跑,还要去看孩子,元也就给买了辆二手车。
是部队退下来的,他找人重新改装、换新的配置很高,价格不比新车便宜,刷过漆以后,性能杠杠的。
路舒白就开着这俩车,去京市注册了影视公司。
她不仅投资本土影视,还会引进国外优秀影片,当然,也接视频广告制作。
各大企业如雨后春笋,广告行业随之蓬勃发展。
最重要的一点,路舒白想做好文化输出,让华国文化走出去,让世界以更加客观的态度认识华国。
开公司第一年,就拍了一部大热片,这部电影版权卖到港澳那边。
因为路舒白知道流行风尚,公司出品的影视剧,各个叫好又卖座,他们以最短时间站稳脚跟。
第三部电影,路舒白亲自到国外谈合作。
这时候,初五已经在外留学,母女俩抽空见了面。
谈判过后,路舒白成功把影视播放版权卖出去,还主动包揽字幕翻译的活,尽可能让外国人可以真正领略咱们的文化。
……
开公司第三年,年尾,路舒白凭借最新出的电影,拿下属于她的“最佳编剧”。
这时候路灼光和白桦已经退休,他们时间很充裕,元也早早请好假,务必亲眼看自家媳妇站在领奖台。
无论是部队里的一月,还是国外的初五,都排除万难到了颁奖现场。
还有路沛白一家,在当天挤出时间赶过来。
当聚光灯打在路舒白身上的那一刻,记忆仿佛回到那晚。
朴素的房间,和简陋的领奖台。
元也笨拙表达他的爱意,那张手写奖状,至今还被路舒白妥帖珍藏。
回忆至此,路舒白接过奖杯,之前准备好的致谢辞完全没用上,她凭着记忆一字一句道:
“今天很荣幸站在这里……”
“感谢家人……”
“当然,今天还要感谢一位特别的人,他就是我先生……”
一瞬间,天地好像消失不见,元也眼里只有台上女人倩丽的身影。
他深深凝望着她,或者记忆里那个她。
当年,她也是这么笑着跟他说。
……
时间改变了很多,物是人非、斗转星移。
但也有些东西,亘古不变。
比如,他爱她,她也爱他。
(全文完)
———————
完结啦!!!感谢愿意追完的宝子们。
作者入行时间短,有很多不足,感谢大家包容。
故事停在这里刚刚好,再写下去,男女主变老多少有些伤感,所以,目前没有番外。
再次感谢大家陪伴,祝愿大家心想事成,发财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