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做事情坚持和诚意比能力重要(1/2)
有时候做事情,不用太心急,一件事做不成就放着,做别的事,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其实虽然你没有做什么,你的大脑其实一直在想办法,而周围的人也在动脑筋,最后就把事情做好了,或者有一天灵光一现,好的解决方案就出来了,人就是这么神奇,所以不要过早放弃,坚持,诚意比能力重要。
时间与坚持:解决问题的真正力量
在这个讲求速度和效率的时代,“慢下来”似乎成了一种奢侈。然而,当我们仔细观察自己的人生经验,就会发现,很多真正意义上的解决、成长、突破,并不是在短时间的冲刺中完成的,而是在漫长的酝酿、潜移默化的积累、以及一次次隐秘的思考之后自然而然地发生的。
有些问题,急是急不来的。正如你所说:一件事情做不成,放一放,做别的事情去,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大脑的潜意识运作,周围人的共同思考,最终会促成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这背后,体现了人类心理学、神经科学乃至人生智慧的深刻规律。
一、潜意识:无声的解决者
现代心理学之父弗洛伊德(Sigund Freud, 1856-1939)首次提出了潜意识的概念。他认为,人的大部分心理活动并不是显性地、当下地进行的,而是隐藏在意识之下,默默运行。后来,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进一步证明,人在表面上“什么都没做”的时候,大脑其实一直在进行信息加工和问题求解。
比如,“顿悟”现象,就是潜意识长时间酝酿后的爆发。在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Graha wals)提出的创造性思维四阶段模型中,特别强调了孵化阶段(Incubation),即暂时放下问题,让潜意识继续运作,这样更容易在未来某一刻灵光一现。
所以,当你暂时放下一个难以攻克的问题,看似是在逃避,实际上是在为自己争取潜意识工作的时间。
二、时间的催化:环境与他人的参与
除了个人大脑的自我加工,时间还允许环境变化、资源重组和人际互动产生意想不到的助力。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 昨天无法解决的问题,今天因为某个外部条件变化突然变得简单了。
? 原来孤军奋战的局面,因为新的伙伴加入,局势突然逆转。
? 某个看似无关的经验或信息,在关键时刻成为破局的钥匙。
这其实是系统论中的一个基本原理:一个复杂系统在时间中,总会不断经历自组织与自调整,新的可能性会自然涌现。在这个过程中,不是你一个人在努力,而是整个世界在以看不见的方式推动事情前进。
因此,不必焦虑于眼前的僵局。正如庄子所说:“无为而无不为。” 有时候,真正高明的作为,反而是暂时的“无为”,是顺应时间,静静等待变化。
三、坚持与诚意:超越能力的力量
在讲到“坚持”时,我们往往想到的是意志力,是不断努力、不怕失败。然而,更深一层的坚持,不仅仅是行为上的重复,更是心灵深处对一件事情的执着关注与真诚投入。
真正的坚持,不是苦苦死磕,而是怀着一份诚意,愿意在长时间里温柔地守望。
为什么说诚意比能力重要?因为:
? 能力是显性的,是技能和资源的总和,而
? 诚意是隐性的,是内心的信念与持续关注。
有能力的人,或许能短时间内取得成功,但没有诚意的人,一旦遇到挫折、诱惑或变化,往往容易放弃或走偏。而有诚意的人,即使暂时能力不足,也会不断寻找、学习、等待,最终往往能靠积累与机缘,走向成功。
诚意是一种无声的召唤力,它不仅能感染自己,还能感染周围的人,吸引资源,积聚运气,最终促成事情的圆满。
四、行动中的智慧:放下不是放弃
很多人误以为“放下”就是“放弃”,其实两者之间有着天壤之别:
? 放弃是彻底失去信念,不再关心结果。
? 放下则是暂时卸下执念,让自己有更宽广的视角和更柔软的心态。
放下,是为了以更好的自己回到问题面前。
举个例子:有时你盯着某个细节死磕,越想越乱,越做越糟。但当你转去做别的事,比如去散步、聊天、看书,心情放松下来,大脑也自然整理思路。等你回过头来,原来复杂的难题突然变得清晰简单。
所以,不要怕中途转身,不要怕暂时搁置。真正的解决,往往不是直线冲刺的结果,而是曲线前行中的自然到达。
五、坚持诚意,耐心等候,迎接那个灵光一现的自己
当我们理解了以上这些,就会明白:
? 急,是最大的敌人;静,是最好的朋友。
? 诚意,是穿越迷雾的灯塔;坚持,是抵达彼岸的舟楫。
? 时间,不是敌人,而是最温柔的协助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