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长河之灯 > 第94章 读评:梅江边上的客家史诗

第94章 读评:梅江边上的客家史诗(2/2)

目录

小说的另一线索是祝独依和薪火与祝虎和敦煌在思想观念上的交锋。文学博士祝独依在面对父母的催婚时表达了自己对独身主义的向往,因此和父母发生冲突,便一直躲在闺蜜薪火家里。恰逢薪火从父亲敦煌处得知家族要为改造故乡河村的土屋而招集“讲古闻”,敦煌邀请独依一同前去。独依的研究方向是楚辞,听到老姑妈“讲古闻”民俗与屈原的《招魂》相仿,怀着对古老民俗的好奇欣然而往,之后独依父亲祝虎也来到现场。在聆听过程中,两位父亲就先祖灯花的故事进行说教,试图改变孩子们的婚恋观,而独依和薪火以现代人的目光审视时代变迁对思想的影响,双方分别站在传统与现代的立场上展开论争,又同为灯花的精神品质所触动。灯花命运多舛的人生经历深深影响着独依,她记录了这次下乡的见闻,并在思想的交流中渐渐理解了灯花的人生意义。独依和薪火好似一面时代的镜子,映照出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探寻姿态,独依被灯花家族的传奇故事吸引,同时用学者的态度解读故事,她的态度由最初的好奇观望向理性反思转变,在家族历史与现代观念的碰撞中有所感悟,不断思考婚姻、家族传承的议题。她对灯花婚姻中“克夫命”的封建观念持坚决批判的态度,以女权主义视角深刻剖析婚姻不平等的本质,还从家族传承中责任和使命的思索引发对现代社会家庭观念变迁的反思。

作者选取与土地关系最为密切的农民作为写作对象,描绘出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的生活图景,从家史中得以窥见赣南地区的百年历史进程,追忆往昔之时不忘贴近现实,为故事注入现代思想活力,架起了传统家族故事与现代价值观念相互沟通的桥梁,更好地拓展小说的思想深度,使读者在古今对话中洞察传统文化传承及现代意义。

三、薪火相传的客家精神

作为一部根植于赣南土地的现实主义力作,《长河之灯》做到了在尊重历史真实性的前提下,深入了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精神世界。作者不仅在小说里抒发了难离故乡的个人情感,还关注到客家人血脉中流传的集体精神,并且将赣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融入其中,使作品充满了浓郁的地方色彩。

灯花是小说的核心人物,文本用全知视角穿插了灯花从出生到死亡的人生经历,故事看似由老姑妈之口讲述,实则是借用灯花的身份,老姑妈俨然成为了灯花的化身,她既能用灯花的声音以第一人称代替故人发声,又能熟知身前身后事,一开口便道出了蒜头召集族人“讲古闻”的用意,此时的灯花成为了一个既对现在的故事了如指掌也对过去的故事烂熟于心的人,扮演着一个全知全能、无所不知的角色。叙述者老姑妈透过灯花的眼睛,参与到真实历史中,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往事,展现出一位仁善聪慧、勤劳勇敢的女性人物如何在艰苦岁月克服种种困难振兴家业。小说通过切换叙事视角,将与灯花有关的人联系起来,用有限视角贴近个人的内心深处,如有财病重不得已卖货船的不舍、捡狗在外闯荡对母亲的思念等,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集合起来共同创造了历史。文中采用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的交替引领读者对厚重历史中的人文精神进行思考,一方面展现了乡村的历史变迁,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个体生命蕴含的心灵力量。

依托赣南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作者对本土独特的民俗文化瑰宝进行了深入挖掘。“讲古闻”正是赣南地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招魂仪式,小说中蒜头为了商议老宅子的未来约集族人发起“讲古闻”,故事由此展开。“讲古闻”的目的是让后人根据前人往事对家族事务做出正确判断,这一习俗的背后是后人饮水思源的态度以及对先贤的敬畏,体现了宗族间的团结和凝聚力,同时也是赣南客家文化的生动写照。此外,文中还提到了“哭嫁”、“采茶戏”、“打鱼丸”等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这些习俗都是客家人依据智慧和生产生活经验而产生的,具有寄托情感、娱乐消遣的积极意义,反映出客家人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同样,在故事中可以发现,尽管生活举步维艰,但灯花仍然不忘为子孙后代积攒精神财富,她教导捡狗要孝老敬亲,不计前嫌宽容自私逐利的有银,在有玉受冤被处决时挺身而出救下陈家后人,为了集体利益带头给身陷囹圄的仇家远仁签下联名书。她以身作则将善良和坚韧成功地传递下去,成为梅江边上远近闻名的有德之人。捡狗在母亲灯花的影响下同样成为了有仁有义之辈,他在婶婶秀秀被抓走后冒险前去搭救,与多次想把自己抓壮丁的区长谢光球狭路相逢却未生歹念,为一家人挣得了安宁。时隔百年,灯花在后人心目中成了永不磨灭的存在,她身上具备的与人为善、厚德仁义的客家精神像明灯为家族照亮前行的方向,并作为宝贵的遗产薪火相传。

作者善于从人性视角于细微处体察个体生命的心灵世界,在历史深处追寻文化底蕴下的精神力量,通过作品中的灯花传达自身对文化传统寄予厚望的真实意图,唤起现代社会对传统民俗的关注。

总而言之,《长河之灯》是一部反映赣南乡村百年沧桑巨变的长篇史诗级小说。灯花的一生是赣南乡村发展史的缩影,小说通过赣南地区特有的“讲古闻”习俗将散落在历史长河的记忆碎片打捞起来,全景式展现出宏大时代背景下个体命运的浮沉。作者范剑鸣以细腻的笔触和富有张力的叙事艺术,将梅江流域的自然风光和地域文化巧妙地结合起来,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幅动人的赣南乡村生活画卷。从作品中,读者不仅可以看到赣南乡村百姓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不屈,也能感受到了地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更重要的是,引发现代社会关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继续发挥作用的深刻思考。(朱霞婷)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