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同人 > 十四经穴 > 第90章 大横穴

第90章 大横穴(2/2)

目录

路人感激不已,连连道谢。太爷爷微笑着说:“不必客气,出门在外,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但回去之后还得注意饮食,切勿再贪凉饮冷。”

告别了路人,我和太爷爷继续踏上了前往南阳的路,而太爷爷那高明的医术和善良的心地,让我深感敬佩。

后来听太爷爷给我讲,这大横穴,“大”有广、阔、多之意,“横”具横亘、横贯之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常象征着重要、显着、广阔,寓意着此穴位具有广泛而重要的作用;“横”不仅表示其位置的横向特征,更蕴含着平衡、调和的意味。

从中医视角来看,腹部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而大横穴所处之位,恰如一道横贯腹部的关键防线,调控着腹部的气血运行与脏腑功能。

“大横”二字暗示了该穴位具有强大的调和、平衡之力。当人体脾胃失调、肠道紊乱,出现腹痛、腹泻、便秘等病症时,意味着腹部的气血运行失去平衡,阴阳失和。

大横穴之“大”,彰显其治疗范围广泛,能调理多种腹部病症;“横”则表示其有横通、横贯之能,可疏通腹部经络,调和气血,恢复脾胃运化与肠道传导之功能。

刺激大横穴,犹如在腹部气血运行的道路上设置了一道关卡,重新调整气血的流向和分布,使之恢复平衡与和谐。其治疗功效与“大横”之名紧密相连,体现了中医穴位命名的精妙,以及对人体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协调的深刻理解。

无论是通过针刺、艾灸还是按摩等方式作用于大横穴,皆是借助其蕴含的“大”之广泛与“横”之调和之力,以达到扶正祛邪、调理阴阳、治疗腹部相关病症的目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