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京德大运河(2/2)
余时章也说:“没钱咋修?要不先帝掏腰包,要不多抄几个贪官的家,要不......征百姓服徭役。”
这三个选项中,最优选肯定是第二个。
对大周发展来说,最次选肯定是最后一个。但对先帝来说哪个选项最次......沈筝便不知了。
“都知道抄家最好使,但那会儿先帝没办法抄家。”余时章叹了口气,“沈筝,你知道吗,先帝不敢抄贪官,就连本伯......都不敢逼先帝去抄。”
沈筝虽不知“贪官”是谁,但却明白其中缘由。
无论余时章口中的“贪官”是谁,只要先帝和他在此事上犹豫了,那就只有一个说法。
“动荡。”沈筝侧首道:“抄了贪官,朝局动荡,民间动荡。那带来的结果,比不抄还要差。”
对朝廷和皇帝来说,真正的大贪官,不是想抄就能抄的。
那得是一个过程。
一个温水煮青蛙、慢慢谋划的过程。
“是啊......”说到这儿,余时章好似不太开心,“贪官抄不了,百姓不能征,先帝......又不肯掏兜,你说那咋办?”
那咋办?
沈筝想了一会儿,“以工代赈?富商集资?”
余时章一下就瞪大了眼,“合着你知道京德那事儿啊?”
沈筝也瞪眼,“不知道啊。那会儿下官都还没出生呢......近年来,也未曾听过此事。”
余时章撑着围栏,啧啧称奇,“那你一下子便道出了那会儿的法子?就是以工代赈,再问商人讨了点银钱使,够劳工吃饭。”
沈筝顿了顿,“下官是方才只能想到这俩法子......”
其实也很好猜测。
国库没钱,贪官横行之时,必定会有不少百姓流离失所。
因为还有天灾。天灾也不会因为一个国家够惨,便不上门光顾。
天灾一来,百姓们只能背井离乡,寻求生存之法。
余时章叹了口气,低声道:“先帝虽然抠,在大事儿上有些......拎不清,但也算体恤百姓吧。尽管来建运河的是流民,他没说把人当牲畜使,也没压工期,所以这运河,整整建了四年有余。流民们来了来,走了走。本伯便跟着他们,从德州府,一点一点,磕磕巴巴回到上京。”
沈筝闻言面露惊讶,“所以......京德运河,是您全程监修的?”
这可不是个肥差。
朝廷不拨款,还引来了流民,当地官员自是没那么配合,怕一路都是辛酸。
瞬间,在沈筝心中,余时章的形象又高大了起来。
余时章摆摆手,“其实也没啥大不了的,几年光景,眨眼就过了。但如今又要回德州府,本伯这心绪啊......难说。”
看着愈来愈近的德州府,沈筝一拍手,“这可是您的劳工成果,战利品!咱们在德州府小歇一日吧?采买一番再出发,船上的菜都不新鲜了。”
余时章一笑,“还真得停船采买。因为再往前走有不少山,停船要拐弯,麻烦得很。”
此时的沈筝,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
终于能下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