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刁难(2/2)
此时药铺里有好几个买药材的人正在和一位中年男子说着话,在药柜前站着的伙计无所事事的摆弄着手里的一味药材,明玉走向伙计,开口问道,“小哥,你好,请问你这儿收药材吗?”
药材铺伙计听见有人说话,回过神来,看向明玉说道,“我们这儿不管什么药材都收的,但要质量好的,够数量的才能卖的上价钱。”
“那现在贵点收的最多,价格最好的有什么药材呢。”
“眼下是夏季,金银花,蒲公英,薄荷,桑叶,鱼腥草,车前草······凡是能清热解毒,解暑祛湿的,都是当季收的最多的,这里面因金银花和薄荷因产量少,价格收的最贵,干药材,十五文钱一斤,湿的八文钱一斤。”伙计没有因为眼前是个穿着粗布麻衣的年轻的姑娘而目中无人,让明玉对这家店铺的好感倍增。
“多谢小哥告知。”明玉对伙计道了谢准备去下一家店铺。
下一家店铺在百草堂的右边百十来米处,门口悬挂着显眼的金字大招牌“四季香草铺”,店铺门口种了一丛翠竹,青翠欲滴。
明玉抬起脚还没走进门就被一个穿着褐色褂子的年轻人拦了下来,“看看你,穿着破破烂烂的衣裳也不像买的起的咱这儿药材的人,别往里抬脚,脏了我的地儿。”
“······”这一出给明玉整愣住了,这店对顾客难道还分个三六九等?
那年轻伙计嘴角上扬,眼神冷冰冰的看着明玉说道,“你赶紧走开,一会儿王公子要亲自来店里采买药品,你待这儿可别脏了贵人的眼。”
“你这人咋说话的,就你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的狗东西才脏了你姑奶奶我的眼,你不就是个跑堂的吗?真当这店铺是你的了,狗眼看人低!我呸!”明玉听着伙计说的话,火气直窜头顶。
“嘿,我看你是个小姑娘,才不跟你动手,你赶紧走开,别挡道。”伙计伸出双手拦在门口,瞪着眼睛说道。
“我今儿就不走了,你要咋地。”撒泼耍赖谁还不会啊,明玉一屁股坐在香草铺门口,不走了。
周围过路的人听着那年轻伙计的叫嚷声,都停下了脚步在一旁观看,见明玉坐在了地上,好几个人嘴里发出了笑声。
“朱四儿,快来帮我把这赖皮撵走,一会儿王公子来看见了,你我都得挨骂。”伙计叫来了另一个年轻男人,两人挽起袖子朝明玉走去,打算把她从地上拽起来。
明玉看着走近的两人,倏地从地上跳了起来,跑出了老远,大声的说道,“姑奶奶我好汉不吃眼前亏,你们这狗眼看人低的地方迟早要完蛋。”眼看着那两人又要追上来了,明玉撒丫子跑远了。
看着明玉跑远的身影,一个戴着斗笠古铜肤色的年轻男子手里拿了一个黑布包裹的长条物什从围观的人群里退了出来,用手压了压帽檐朝另一边走去。
“哎哟,吓死我了,这真是店大欺客啊。不行,我得努力赚钱,让那狗腿子见了我都得叫奶奶。”明玉喘着气靠在墙角,由于跑的太快脑袋晕乎乎的。
把剩下的几家药材铺逛完,发现就第一家是个童叟无欺的,其他几家要么眼高于顶,要么把价格压得很低。眼看时间差不多,明玉买了四个包子就坐车回家了。
明玉刚到家门口就碰见往外走的明城,连忙掏出装包子的纸袋,给明城递了一个,问道“哥,你要去哪儿呀,早上起床就没见你了。”
“我今天早晨去集市的路上,碰到一个走路去赶集的大伯,他拿得东西太多,我看他实在走不动了就给他付了车钱坐了牛车去镇上。经过交谈才知道他原来是后山溪山村的陈木匠,这次赶集主要是帮人送做好的家具,因为跟人约定好了今日需得送到,一时半会儿等不到车,就自己背着家具准备走路去镇上。”明城咬了一口包子,今日的包子是猪肉馅儿的,皮薄肉多,美味极了。“陈木匠得知我在找活干,就说他那儿正好缺个帮他跑跑腿,打打杂的徒弟,我现在正准备过去看看。”
“那你现在是要去拜师吗?”明玉看着明城问道。
“算是吧,我既已答应了他,就想着今天先过去探探路,明儿就正式去他家拜师学艺了。”
“那你就准备空着手去啊?既是要去拜师,不得拿点拜师礼吗?我们上次晒的鱼干,你多捡一点,再拿二十个鸡蛋,再去村里卖酒的范大伯家打点黄酒。”明玉把荷包递给你明城说道。
“还是女孩子心细,你看我就想着去探探路,空着手去怕不得惹人厌烦。那这钱算大哥从你那儿借的,等我有钱了,翻倍还你。”
“哥,你说啥傻话呢,这钱本就是我们一起去卖小鱼得来了,本就有你一份。况且我们俩兄妹不分你我。”明玉笑着看向明城。
明城点了点,脸颊红红的,伸手摸了摸明玉的头说道,“那等我挣了钱,给你买好吃的好看的衣裳。”
“那我就先谢谢大哥的美意了,你先去吧,再不走天黑了该回不来了。”
“行,晚饭不用等我了,我走了。”明玉看着明城挥了挥手,转身进了门。
爹和娘都在院子里摘着花生,白嫩的花生堆满了一地,几只母鸡在旁边用尖尖的嘴啄着秦书喜挑出来扔掉的坏花生。
“爹,娘,快歇歇,我给你们买了包子,吃完再干活。”
“你自己留着吃,我们不饿。”秦书喜手里没停,头也没抬的说道。明玉见她娘坐着没动,走过去拉着秦书喜洗了手,把包子塞进了她嘴里。
“哪儿有爹娘不吃,我自己偷吃的理,我买了四个,咱家一人一个,爹你也吃。”说着往明信嘴里也塞了一个。
包子还热着,咬上一口嘴里满满的汤汁,肉和面团的香甜结合在一起满口的香味扑鼻而来。
“爹,娘,我今天去问了镇上的好几个药材铺,他们现在收金银花和蒲公英,我看后山挺多的,明儿一早我准备上山去看看能摘多少。”
“行,明儿我和你一起去。”秦书喜说道。
一家三口把从地里背回来的花生摘好后,日头已经西斜,耳边的蝉鸣声也渐渐低了下去。
晚饭明玉做了杂鱼锅和豆腐汤,再蒸了几个粗面馒头。给明城留好饭菜,明玉和爹娘吃完饭,收拾起了桌子。
“他爹,你出去看看明城可回来了?”天黑的都看不见了,秦书喜还没见明城回来,不免担心起来。
“我出去村口看看,你和明玉在家等着。”明老大拿了挂在墙头的火把,用煤油灯点燃,就往门外走了,明玉起身关上门后和秦书喜坐在堂屋里,看秦书喜纳鞋子,等过完夏天,草鞋就不穿了,现在开始做一家人的鞋子,入了秋就有新鞋子穿了。
两个人等了好一会儿,才听见了门外的敲门声。